星期五, 11月 30, 2007

消失的賽區(3) - 號外

此篇網誌乃「消失的賽區(3) – 沙江廟」之延續篇。當然東灣頭本身並不算是消失的賽區,2007年1月舉行的亞太錦標賽中距離賽亦是在此舉行的。

雖然該篇文章只有一篇公開回應,不過實情這應該是隱藏回響最大的文章,因為有多位網友分別電郵,甚至致電小弟談論此地圖!小弟當然要回饋大家的熱情,將劉君另一張破格大作刊登在此。
據前輩透露,原來這兩張地圖的問題,是可以解釋到的,並不是小弟常說的「千年不解之謎」︰

  • 沙江廟地圖的指北線問題,主因是為要令地圖可以印刷在一張A4紙上,藉以減低印刷成本。若果將地圖旋轉至指北線指向圖頂的方向,那麼地圖的闊度就會大於A4紙,印刷成本會因而增加很多。

  • 而在這裡刊登的東灣頭地圖,原來繪畫比例是1:10000的,但由於印刷商的問題,誤將地圖放大了印刷。到負責人收到地圖時,由於比賽日已臨近,已趕不及重印,惟有手動地改動地圖的比例解決。

現在看來當年的情況及原因都很惹笑,我想,現在野外定向界應該不會出現這些問題(罷)?然而回想起來,這反映了當年在資源貧匱,但大家玩定向卻玩得好開心。相反現在野外定向運動似乎規範化了一些,不過比賽的數目沒有多了,玩的人多了些,但玩的人卻沒有更快樂。觀乎香港社會各界,都好像有這個現象,究竟是為甚麼呢?

如何前往: 乘坐新渡輪或新大嶼山巴士1, 2, 3M, 4或A35前往梅窩,沿銀礦灣前行,經過遊樂場協會戶外康樂營後可達。

題外話: 這個「黃大仙工青 」團體曾於80年代主辦過多場野外定向比賽,不過實在我也不認識這個團體,希望知情人士可以提供一些資料。

星期二, 11月 27, 2007

工作人員秘笈(五) - 賽事負責人(Event Organiser)

原來小弟的「工作人員秘笈」系列已停頓一陣子,甚至有人問是否已「爛尾」。其實由於這類經驗分享篇幅大長,小弟不好意思常常刊登,以免惹大家討厭,而且編寫需時,所以出版間距將會越拉越寬,希望大家多多介意。

最近有朋友私下問小弟︰「你之前在『工作人員秘笈』寫的職位,為甚麼每個你只是做過一兩次?」。想深一層,在這裡比小弟資深的工作人員,沒有一籮也有一打,所以某程度小弟都是在獻醜而已。於是小弟這次,決定介紹一個小弟當過不下七、八次的熟手職位: 賽事負責人(Event Organiser),以耀武揚威一番。

在小弟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之餘,也希望引發大家對擔任此職位的興趣。所以先問數條問題,看看你也有沒有擔任賽事負責人的天份:
  • 你是否一個深具責任感的人?
  • 你是否對技術性工作有深厚興趣?
  • 你是否擅於跟從既定程序及規章做事?
  • 你是否力求完美,對瑕疵是「零容忍」?
若果你上述問題的答案均為「是」的話,那麼小弟建議你千萬不要當賽事負責人!

賽事負責人 (此職位無論中英文都有很多名稱,如賽事主任、賽事主持、event director、event supervisor…)從字面上看,是賽事的最高主事人。工作很簡單,就是統籌比賽的一切一切,包括賽前、賽後及比賽中的。大至整個賽事統籌的流程,每個崗位的安排,出現意外時的應變,小至工作人員的膳食安排,甚至調較對講機頻道等,都是賽事負責人的工作範圍。

但實情上,賽事負責人的工作應該不是這樣繁瑣的,因為技術層面的工作,往往是由賽程設計員(course setter)或賽事技術主管(technical supervisor)負責。而屬於賽事負責人名下的組織性及行政性工作,其手下亦應有多個小組分工分擔(現時一場賽事大約需要20-30名工作人員,分為賽區、起點、終點、成績處理及賽事中心等崗位工作) 。加上大多賽前的行政工作如收報名表(報名費)、輸入賽員資料,分發賽事資料等都已經有總會職員代勞,於是賽事負責人的主力工作,就是工作分配、協調及臨場指揮了。

好了,賽事負責人顧名思義,是賽事的「揸fit人(指揮官)」,問題就在: 賽事的工作人員幾乎全都是義務人員,賽事負責人要指令他們工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於是,如何令大家在歡愉友好的氣氛下,同心協力搞好比賽,往往就是賽事負責人的最重要工作

在最理想的情況,賽事負責人與所有賽事工作人員都是熟悉的,自然在友儕的力量下,甚麼問題都不再是問題。在小弟而言,此情況就出現在由自己所屬定向會(HKOXCC)協辦賽事時,由於會友都常常見面,大家都會知道誰人有責任心,誰人有更多工餘時間,誰人只能賽事當日幫忙……當一個賽事負責人,最重要是將工作妥善分配到適當的人選上,再偶爾監察一下他們的進度,了解及協助他們的問題即可。只要你確定所托「適」人,某人就會自動波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妥。當這樣的一個賽事負責人,是否很輕鬆愉快呢?

但殘酷的現實就是,並不是次次賽事都是這樣的。一年度內,總有一些賽事是找不到屬會協辦,於是由總會拉雜成軍自行舉辦。小弟亦當過這類賽事的負責人(當然也是被拉伕的),加上其他人亦是臨時徵集的,來源複雜之餘又不彼此相識。這時,即使是摩連奴般的領隊要帶領也很困難,是否進行順利就很看彩數了。我曾經遇過負責任的工作人員,但更多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擔當工作。於是,敷衍塞責就成了常態,即使是崗位主管也可能是既不熟悉自己工作,更不願去熟悉自己的工作,而其他義工就更不問可知了。而賽事負責人這位無兵司令,也只有在賽事中粉墨登場,一人身飾多角去擔任不同職位,以及多花唇舌,多做督促,希望以「煩」及誠意打動其他工作人員工作,僅此而已矣。


外國大型比賽如O-Ringen等牽涉更複雜的賽事組織,甚至需要軍方協助。當這些賽事的負責人可是我的夢想!
(圖片來源:
www.answers.comwww.ledningsregementet.mil.se)

小弟曾經花盡心機,甚至編寫過一份自覺頗詳盡的工作清單,不過最後發現都是不能解決問題。蓋問題既是由於能力,也是由於心態。一日我們不能解決工作人員以及義工的專業性和認受性問題,也許還是要承受賽事組織人員不足夠,以及不夠好的困擾。

好了,說到這裡小弟覺得篇幅已經夠長了。且讓小弟回到最初的問題上,解釋一下,以作為是章之總結:

  • 若果你是一個具責任感的人士,在工作中你很容易會把所有工作獨攬,尤其在比賽籌備後期,累透的大眾會很樂意將手頭工作丟給賽事負責人,結局就是活活把賽事負責人累死及氣死;
  • 若果你對技術工作有興趣,你應該考慮擔任地圖繪製員、賽程設計員或賽事控制員。賽事負責人的工作以協調為主,在技術水平上要求並不高,很多定向會甚至會委派些新人擔任;
  • 若果你擅於跟從既定程序及規章做事,很對不起,不知何故野外定向界很多人都不愛依章出牌,而比賽出現的問題更是千奇百怪,所以賽事負責人的隨機應變能力更為重要;
  • 在解釋完前三條問題後,最後一條問題就很容易理解了。每次我擔任賽事負責人之初,都雄心壯志希望舉行一個零錯誤兼口碑載道的賽事,但每次到了最後,都只會祈求沒有賽員投訴,沒有放錯控制點及沒有計錯成績就算了。
最後,究竟當賽事負責人有甚麼要求?也許我個人會說最大要求是「肯做」而已(千萬不要打我)!不過,若果賽事負責人對每個崗位的工作都有所認識,對協助解決崗位主管面對的問題會有很大幫助,所以,最好你是曾擔任過賽事不同崗位的工作。以及,要預算在比賽舉行前,要耗費一些私人時間,進行或監督進行實地考察(site visit),試跑(test run)及預演(rehearsal)的工作。

星期一, 11月 26, 2007

色級賽(18/11/2007 北潭坳) - Bruce代筆

廣大(自認)網友都知道小弟因教班沒有報是次賽事,緣何又會有這場賽事的報告?而且更比小弟一向寫的精彩?當然是有人仗義相助啦!這位熱心人就是大家熟悉的布魯斯(Bruce)。很感謝他的報導,令小弟即使無幸參與,都彷如身歷其境。
基本上小弟是原文照錄的,只是Bruce兄準備了的不少精彩照片,由於小弟未能掌握如何排版 ,故此自作主張刪減了一部份,在此先向大家說聲對不起。


一個月有兩場色級賽,都是近年少見,今場色級賽與上場一樣,都是與學界分區賽同場舉行,因此也是由學界賽參賽者先出發,而色級賽的參賽者後出發,雖然這兩個比賽的參加人數不少,但北潭坳是假日熱門旅遊點,九巴加了不少特別班次以疏導遊人,所以比起上次牛寮色級賽來說,交通安排方面比較好。

今次也與上次一樣,小弟被安排在11時後出發,今次亦令小弟意外的就是賽會沒有使用地圖東面之鹿湖賽區,賽區主要集中在西面牛湖墩附近的山脈內「走來走去」,啡組賽程長約5.2km,攀升305m,出發已有心理準備比賽途中要上高落低。或許要遷就學界賽的難度,賽程設計好像比一般的色級賽淺易,就算是啡藍組別,部分控制點也是設置於離山徑不遠處的地方,對一些有豐富定向經驗的賽員來說,好像缺乏了一點挑戰性。另外,地圖上某些植被情況比地圖上所顯示的茂密,例如由4-5途中,如果賽員選擇好像較直接沿山咀直落山下大路的話,必定會被那密得近乎綠色的叢林所阻,幸運的話找到前人所開闢「山路」還好,否則中段被困在半山腰的話,就糟糕了!我想這個賽段的「最佳」路線,莫過於沿小徑前往,聽說一般只需幾分鐘就可以順利到達5號控制點,這也證明在本地玩定向有時候最好也是跟從「有路不越野」的道理,在這賽區跑路一般會比穿越密林及樹林快捷及簡單。


短途賽地圖及換圖區情況

這次比賽特色,就是大會增設了尾段的短途賽(Sprint OL),地圖比例是1:2,500,範圍主要是北潭坳村前那大片空地,大部分賽員需經過賽事中心對出的空地換圖及完成一個簡單的賽程。小弟相信主辦者原意是希望能夠做到一種定向可觀性的效果,但始終那片大空地的範圍離開賽員聚腳點太遠,再者賽員一般都坐在樹下休息,視線被很多樹幹所阻,也令觀賞性減低。另外,因為賽員返回終點的時間很分散,所以形造不到一種如百米定向那種多人同場競跑的氣氛,以小弟那天觀察所得,能夠有耐性長時間「觀戰」的賽員寥寥可數。無論如何,賽事主辦者有這樣的特別構思,令沉悶的比賽形式添上一份新鮮感呢,多謝您們!


觀賞短途賽的人群(左),以及點唱站(右)

是次賽事另一特色,就是大會在賽事中心設置了點唱站,設置了音響組合播放點唱歌曲,不過小弟現場所見參與點唱的賽員並不太多,或許大家的心情也是集中在比賽上,而點唱站與賽員聚腳點有一段距離,也減低了大家參與的投入感。

兩場色級賽已經完成,餘下的一場要等待明年四月才有得參加,老實說,近年色級賽數量之少對定向初學者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因為他們主要只要靠參加色級賽來操練自己的定向技術,但現在的情況就是沒有機會給他們呢!但願各定向人能積極一點,結合力量站出來舉辦更多比賽給大家,這才能對本港定向運動有更健康的發展和推廣。

布魯斯

星期二, 11月 13, 2007

消失的賽區(4) - 號外

此篇網誌乃「消失的賽區(4) - 香港體育學院」之延續篇

之前既然刊登了1998年世界公園定向巡迴賽(Park World Tour)香港站首日賽事的賽程,為求完整,當然亦要刊登另一日賽事的賽程。


小弟該兩場比賽都有幸擔任起點主管,還在比賽前興奮到失眠!此外還有一難忘事,就是在九龍公園的比賽中,被遊人及公園人員罵(他們報稱因運動員橫衝直撞而被嚇到)。本來辛苦是沒有所謂,不過這兩場比賽帶來的回響之少,卻是令小弟好生失望;而理應它是本港野外定向運動的一個里程碑,不過有關的報導卻是不成比例。小弟僅從「定訊」(即「定向香港」前身)找到片言隻語,希望有10年定向年齡的朋友還有回憶啦。


資料來源: 「定訊」1998年6月號, pp.1-3

題外話: 現在要在九龍公園進行另一場公園定向賽,應該是天方夜譚。不過公園定向同樂日倒時有舉行,也算是一種安慰罷。

星期一, 11月 12, 2007

消失的賽區(4) - 香港體育學院

前陣子在執拾雜物時,竟赫然發現重要的歷史文物遺留在小弟處,就是1998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公園定向巡迴賽(Park World Tour)中,優勝者的路線選擇圖。在交回總會辦事處封塵之前,當然亦要速速放在blog上供大家鑑賞。而其中第一場賽事的場地 - 香港體育學院,原來更是切合小弟「消失的賽區」系列的主題。

小弟在此指的「香港體育學院」乃位於火炭,沙田馬場旁邊那一個。因為現時香港體育學院仍然存在,只是暫時被遷往馬鞍山。


香港體育學院「消失」的原因,相信差不多所有香港人都知道,就是被拆卸用來興建08奧運馬術項目比賽場地。這對體育界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諷刺,大家都惟有希望政府能信守諾言,奧運後會在原地重建體育學院罷。

雖然野外定向不是重點體育項目,不過其實我們亦得益於體育學院不少。當然正式在此舉行過的野外定向比賽僅此一場,但其實還有很多活動,包括教練研討會、定向教師訓練班,還有暑假進行的兒童定向日營等,都在這裡舉行過。小弟更因在93年參與過亞洲區野外定向教練研討營,而在這裡留宿過幾日,深深感受到這裡環境的優美,設施也十分完備。

不過有時我又這樣想: 在香港這個變化急速的城市,這樣常常緬懷過去,是否又有點不合時宜。其實翻翻舊地圖冊,因類似原因而消失的賽區也不單這一個,將來還有很多機會與大家分享。姑在這裡打住,再刊登一下當年這個比賽的成績。

來源: 定訊 1998年6月號, pp.3

如何前往: 原則上是乘坐九廣東鐵於火炭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可以到達,只是現時該處已成為奧運馬術項目場地,應該是閒雜人等不可進內的了,除非大家有幸成為該項目的工作人員。

星期三, 11月 07, 2007

2008/2009代表隊選拔章程 - 些少想法

相信大家都有在總會網頁中,看到新刊登的2008/2009香港野外定向代表隊選拔章程(如未見過可見此)。我個人從不懷疑總會選拔委員會,在尋求一個公平選拔方法的誠意。不過這次在賽事架構仍未明朗化時,就早早就發出下一年的選拔章程,相反地本年度的選拔章程,發出後卻又匆匆收回,就令我好生疑惑。似乎選拔委員會在經歷種種事件後,已成驚弓之鳥,只道抬出公平放在最高位置,但忘記了選出最優秀的運動員參與比賽,為香港爭取最好的成績,才是選拔的最終目的

在政治學上,這可稱為「異化」(alienation),相信有讀過馬克思主義的朋友,可能才會對此名詞有印象。為了輕鬆地闡明「異化」的概念,順道測試一下安插錄象的方法,小弟特別準備一套可愛的卡通,希望大家提起興趣,花10分鐘看看,我想說的其實已全包含其中:

(上面是小弟近期最愛看的TVB卡通「動物橫町」,可惜它已在11月1日播映完畢。若果大家知道那裡有它的DVD Box set或者精品售賣,請火速告訴小弟!)

後記: 當然小弟亦承認自己有所不足,只提出問題,卻沒能力提出解答。何況自己亦曾當過選拔委員但毫無建樹,所以現在都只是看看卡通,與大家嬉笑一下就算。

星期二, 11月 06, 2007

消失的賽區(3) - 沙江廟

有句說話: 「賽區如朋友。見得越多,感情越深厚。」。不過這系列要談的,是已很少使用的賽區,故此小弟都是先說一些感情比較淡泊的朋友,以免越說越心酸。

這次要介紹的沙江廟乃位於新界西北部,近流浮山一帶。老實說小弟也不清楚這個賽區實際在那裡,因為地圖上標示的「峻社1985野外定向錦標賽」舉行時,小弟仍未玩定向(註: 峻社已經解散)。小弟也是參與1986年HKOC練習賽,才有幸在這裡玩過一次野外定向。說回來,在此區域的野外定向活動並不多,除沙江廟外,只有另外兩個地區(流浮山及輞井圍)有搞過野外定向,而且都是一次起兩次止的。

我想這個賽區本身,並不是十分具吸引力(基本上我是毫無印象,只記得部份地區植被很茂密)。反而地圖就更有談論價值,因為這張地圖,應該是香港惟一一張指北線並不是指向圖頂的地圖!甚至,在世界其他地方,有否這樣的地圖也是疑問。換言之這張地圖可能是SMAP名曲「世上惟一的花」,當年想必也玩死了一批大意的參加者,不過他們大可以收好這張地圖,先用來打小人,再等待幾十年後再推出炒賣!


題外話: 地圖繪製員劉君也是一位話題人士,更是小弟當年其中一位定向偶像(認真的)!小弟手頭上尚有劉君另一張破格之作: 比例為1:8333的東灣頭地圖,將來有機會可以放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如何前往: 我不知道沙江廟確實在那裡,不過33號新界專線小巴(元朗泰豐街-下白泥)應該途經。在那裡可以觀賞西部通道,更可以稍移玉步,往流浮山光顧一下常被吹噓的「少年廚神」阿Dee(連不好吃的小弟也隨口說得出,可見吹噓的力量之大!)。

星期一, 11月 05, 2007

色級賽 (2007/11/4 牛寮)

近幾年十一月份舉行的色級賽,都是與學界分區賽同場舉行: 學界賽參賽者先出發,而色級賽的參賽者後出發,加上兩個比賽的參加人數都不少,出發名單總是一大串的。於是脫離中學生身份多年的小弟,都被安排在11時後才有得玩 (甚至試過12時多才出發),不過這讓我可以在家中睡至8、9時才起床,輕輕鬆鬆的也是不錯。

令我有些少意外的,是賽會沒有使用賽區西南面的空曠地,不過光是使用賽區中部的白林,加上前陣子甚囂塵上的「秘密通道」,已令賽程有足夠挑戰性和話題。加上色級賽根本沒有獎項,自己也是抱著娛樂一下的心態,所以除了回家後要花個多小時整理衫褲(各啡組參加者應該知道我說甚麼的)外,也算玩得很滿意。

不過,我又不是沒有怨言,但這又不關賽事本身的問題,所說的就是交通問題。事緣大家都知道,賽事中心只有51號九巴可達,結局小弟來回也是各等了逾半小時,才可以坐上車上(其中去程是等了太久,幸好可以找到四位同道中人,湊足人數乘的士)。我絕對相信總會職員有通知九巴,有關比賽會令51號巴士多了1000名乘客(因小弟亦曾當過賽事主持)。但為甚麼巴士班次依然疏落如故? 的確令人R頭(疑惑)。

是次比賽的另一大收獲: 手臂上亦多了一幅地圖(只怪敝會新定向服是短袖的)!

此外,每次學界比賽,總是有些事令我這些old cake(先進人士)看得氣憤。今次總算沒有參加者拿起某「燈籠」(控制點標誌)大聲嚷「喂!這個是xx號marker,快來打啊!」。不過仍舊有些其他賽事很少出現的違規現象,希望各校負責人多多加強教育:

  • 有參加者邊玩邊講電話,更是明顯地與對方「探討」控制點的位置。似乎他們沒有看過賽員須知內,比賽規則第二項(除賽會提供之地圖及以上提及之裝備外,不可使用任何輔助器具[包括手提電話])罷。
  • 沿途總有參加者問我某某控制點在那裡,或者我剛剛到的控制點是否xx號。可恨我是氣喘得太緊要,沒好氣對他們說「你們這裡問是違例的!」。
  • 希望各位學生哥等車要排隊,不要借故插隊,還有不要像花師奶般與婦孺爭的士!
註: 小弟教班與11月18日之色級賽撞期,加上不認老沒有參與11月25日之先進運動會,所以上述兩個賽事都不會有小弟的賽後報導,希望其他人可以代勞啦!

星期四, 11月 01, 2007

消失的賽區(2) - "魚則"魚湖

第二個出現在這裡的賽區,其實小弟是未有幸玩過,不過卻是大有來頭的,就是"魚則"魚湖。

這個賽區在小弟玩定向時已經不再使用,即是說已經超過廿年沒有搞過比賽。從賽程組織的角度,這裡並不是十分理想的賽區: 主要是可跑的地區被分割為兩邊,而其餘地方都是比較茂密難行的;另一方向,裡面的小徑網不算複雜,而且許多地方是民居,賽程設計者要設計夠長又夠挑戰性的賽程,可能要十分費神。不過這個不理想的賽區,卻是香港第一張依據「國際野外定向地圖制圖規範」(ISOM)繪畫的野外定向地圖所在!可以說,這裡應該是香港正規野外定向運動的發源地!

有趣的是,"魚則"魚湖其實是與另外兩個賽區接鄰,就是北潭涌及北潭坳,而後兩者是現時仍在使用的地區(前者主要是用作訓練班實習,比較少搞比賽)。那麼,為甚麼當年地圖繪製員,會看上這個似乎有所不及的賽區呢?地圖上沒有列出繪製人員的名單,不過我想部份人士現時仍有玩定向的,如果你們有看這個blog的話,不妨與大家分享一下當年的想法。


這張1981年繪製的"魚則"魚湖地圖,乃香港第一張彩色野外定向地圖,可堪稱定向界歷史文物。小弟打算好好收藏,等待幾十年後有有心人收購!

後記: 大家可以留意此地圖的比例及等高線間距。15米的等高線間距現在看來當然是比較大(現時標準是5米),但1:15000的比例卻仍是國際現行的標準,反之,香港現時野外定向地圖採用的1:10000比例,其實並不與國際接軌。

如何前往: 94號九巴於北潭路及大網仔路交界附近下車即達,假日亦可乘搭96R九巴或7號專線小巴於同一地點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