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19, 2013

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 - 宣傳一則

有閒翻翻雜誌,發現原來之前見到「野外定向大BUN放比賽」的雜誌中,還有另一個定向盛事 - 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 - 的宣傳。

U Magazine (U Life) 13/12/2013號

講開又講,相比「野外定向大BUN放比賽」,今年的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的宣傳,似乎相形比較薄弱,起碼我暫事還未在港鐵站或者港鐵車廂內見到她的廣告。

不過小弟愚見,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已是一個名牌,就算沒有太多宣傳,參與的人也必不會少,所以省下宣傳費變成善款,未嘗不是好事。反而是,總會如何藉這個活動推廣定向,才是一個問題。只是上屆竟連定向簡介班也沒有舉辦,也許我們這些閒人是太多心了。

星期二, 12月 17, 2013

定向廣告 - 嘉頓忌廉檳野外定向大BUN放

電視廣告 + 全版雜誌廣告,香港的定向比賽真是卅年也未有如此「墟撼」過了。將於2014年1月12日舉行的「野外定向大BUN放比賽」,大概也會成為香港定向的一個里程碑。

雜誌廣告 - 小弟是在U Magazine (U Food) 13/12/2013號中找到

電視廣告 - 小弟曾在前日(15/12/2013)晚上在翡翠台看過

(說到「墟撼」,據聞「遠古」(應是八十年代初)有一場定向賽事,曾邀請到香港小姐頒獎!不過小弟年資尚淺,未有幸親臨其境,真是非常遺憾。)

星期二, 12月 10, 2013

O-Ringen達人(二) - 報邊組(參與哪一組別)?

與其他運動比賽相比,參加定向,尤其O-Ringen,有一個額外的煩惱,就是要選擇合適的組別。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O-Ringen其實是有很多個專項的賽事的,除了徒步定向外,近年還例必設立山地單車定向(O-Ringen MTB-O),沿徑定向(O-Ringen Trail-O)和越野跑(O-Ringen Challenge)比賽,不過這些應不會是O-Ringen初心者的目標比賽,所以暫時按下不表。

另外除了五日賽外,參加者也可只報最後兩日賽事,稱為O-Ringen 2 Days,不過一般香港人不會山長水遠跑到瑞典,卻只跑兩日賽事,所以在此也省略了。

但撇除這些不同賽事,O-Ringen主賽事(即所謂O-Ringen 5 Days)也有百多個組別,真是睇到人頭都大。依據「愛玩野外定向」一書所述,當然是依自己的性別,年齡和能力選擇。但是隔山買牛也會有問題,隔洲玩定向就更是大問題。香港人去玩O-Ringen,報名後一般會有遇上一些問題:

1. 賽程太長
2. 賽程太難
(不過老實說當你花了五位數字到瑞典,是不會嫌賽程太長太難的,只會嫌自己的定向修行不夠)
3.出發時間不配合
(比如定向一家人同行,有可能父親被安排在9:00am,而兒子被安排在12:00pm出發的。加上走去起跑區和玩的時間,有機會半天大家見不到面,當然如果一支公就不是問題了)
4. 不夠時間去遊山玩水
(原因同上)
5. ......(因上述問題衍生的其他問題)

於是,未必所有人會純跟性別年齡報組,而O-Ringen作為全球最大型的定向賽事,在這方面是相當體貼,有不同的組別類型,適合不同人的要求。說真的,除非你根本不玩定向,否則一定會找到對的組別選擇。

(忘了提的是,在瑞典是以H代表男子組,D代表女子組,不過有20年定向齡的香港定向人應該還未忘記的)

以下的資料是引至O-Ringen 2014的單張,不排除未來屆次會有更改。

Main Classes (主要組別)


Main Classes與現時香港的年齡分組一樣,10歲開始每一至兩年歲設一組別,35歲以上就每隔五年歲設一組別,同樣也是容許越級挑戰的(即玩H40的也可玩H35)。有部份年齡組別會再加設Lång(長)和Kort(短)組別,難度和長度會因應有所調整。

此外18, 20及21組別會設立Elit(精英)組,不過是要經挑選的,我想香港玩家可以報到的機會不大了。

(由是看來香港的人口老化情況還不算很嚴重,起碼現時我們最大的年齡組別只是去到55歲,反而有連O-Ringen也未有的8歲組。)

Main Classes是競賽組別,每場賽事都會有獎項。與下面介紹的其他組別不同,每天的出發時間由賽會編定,最後一天的出發時間,乃根據參賽者頭四天的成績而定(就是著名的追逐出發chasing start制),在這場賽事中最早完成的賽員,會即時加冕成為總冠軍。

Recreational Classes (休閒組別)


康樂組別(M)也是分齡的,不過只有21歲及以上的組別。長度與同年齡的Kort組別差不多,只是難度較低,但又不是最低,我想主要是讓有基礎定向經驗的朋友,可以以較輕鬆的心態參與O-Ringen。如果對定向一竅不通的,應考慮參加Inskolning / U-class 或者Open class。

根據資料Recreational Classes是沒有個別場次的獎項,即是說應是有總成績大獎的,不過我想即使在這些組別,香港跑手要拿到獎,機會也是微乎其微。

Inskolning and U-classes (學習組別)


Inskolning 和U-classes可以當成是香港賽事中的體驗組(CATI),難度最低而路程也是最短。

U-classes只限16歲以下小朋友參與,有U1(較短/易)及U2(較長/難)兩組。其中U-classes特別之處是可以兩個人一組,也可以容許有人跟著參加者玩(即shadowing,相信是針對家長要跟著自己的小朋友玩而設。至於Inskolning class不知故沒有提及年齡限制,不過對象也應該是小朋友,比U1組更短和容易。

(年齡更小和不懂閱讀地圖的小朋友,也可參加O-Ringen Miniknat)

O-Ringen Miniknat (沿線賽程)

 
根據描述Miniknat即是彩帶定向(string orienteering - 控制點之間是有彩帶連著的賽程),基本上是讓小朋友去適應野外環境和嘗試定向的。雖說沒有列明最大年齡限制,更是每位參加者也有獎品!不過我想10歲以上就應已不太適合了。

Open Classes (公開組別)


N年前小弟曾為香港的色級定向賽,創作過一個out到爆的標語「各適其『色』,尋找自己喜愛顏色」。雖然老套,不過這正是定向的特色。我想不少香港朋友到O-Ringen,心情也是很複雜的︰既害怕,又想試難的賽程,但又不想每日花幾個小時在樹林中流離浪蕩。老實說,每天在白林裡被打沉的滋味並不好受,但花數萬元去瑞典跑馬路也毫不過癮。

Open的特色是設有不同難度和長度組合的賽程, 喜愛考驗自己又不想花太多時間的,可以選擇難而短的路線(如這裡的Open 8或Open 10),那些就算在樹林裡大迷途,還是有機會玩完個賽程。倒過來,若果你團中有一個新手是長跑好手,也可請他選擇一條易而長的賽程(比如Open 12只是黃色難度,但有10公里長,即是玩五天長過跑一次馬拉松!)

Open可以即場報名,可以自選組別出發時間,那麼要每天不同長度,不同難度,也沒有問題。

我的個人體會

我在25年前已經感受過main class的滋味,當時我(被)選跑的是H18Lång,而其他本港精英跑的是H21Kort。實際上,我每天的賽程比那班本港精英的還要長!結局是第一場我用了三小時,只是跑完賽程的一半!跟著領隊已幫我轉了open,於是之後我每天除了玩半個鐘外,其他時間就用來在賽事中心呆等隊友回來。不過經過三天後,我在最後一場比賽,竟又可以在時限內,跑完原本的H18Lång賽程。

這次給我的教訓是︰地形適應是很重要的。對一個香港定向人,白林是很陌生的概念,但我們時間一般也很緊張,能提早一兩天到O-Ringen Town已很難得,要在比賽前花一個星期在瑞典先感受白林滋味,肯定是奢想。

由是觀之,Open對初次玩O-Ringen的玩家來說,應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可以因應自己的情況和能力,選取適合自己的賽程。開頭可以選擇較易而長的賽程,感受一下地形,當是熱熱身,再向難而短的賽程進發,測試一下技術水平。最後,當然是選最難又最長的挑戰自己(以上說的當然是最理想的情況,由於Open是可即場報名的,如不是如此理想,也可以改報更易的賽程)。

但話又說回來,個人意見是,沒有玩過Main class,總是不能完全感受O-Ringen的氛圍,尤其是經典的chasing start(雖然實情是,我們通常因為包尾或者缺了一場成績,所以被編在最後出發),把自己完全代入O-Ringen人角色,完整跑完五場的滿足感,絕對比在香港跑五場排名賽至少高十倍。

所以結論是︰


若果將來預計還會去O-Ringen的: 玩吓Open無妨,先嘗試感受,最好可以試至少一場紫/藍/黑難度(當然實際可在現場才決定)。

若果是只此一次的: 除非能力所限(比如在香港也未成功跑完過M21/W21),否則老虎蟹(old cake俗語,即無論如何)都要報main class,最多選Kort。


只是我自己呢?卻又多了一重考慮,因為這次我會扶老攜幼,甚至有些不玩定向的親友同行,所以只能選可以自由安排出發時間的組別來玩(即是說Main class是沒緣玩了)。當然我已玩過一次main class,還不算遺憾,但這次又很有可能是我最後一次去O-Ringen,所以,我大概會採中庸之道,即是選適合我的H40M組。

當然,起碼我在2014年11月前,還可以改變主意(因由可在下一篇中再談)。 

星期二, 12月 03, 2013

歐洲無定向亂咁jog(三) - 奧地利,維也納

(又一個瀕臨爛尾的專題,趁著近幾日精神尚可,希望可速速埋尾)

在倫敦跑過步,以小弟疏懶的作風,即標誌著布拉格跑步之旅取消了,亦即是說,改為在維也納跑。

不過之前我也有點躊躇的,因為這段日子中歐很炎熱,在下午維也納的氣溫達35-37度!老實說在香港我應會不跑了。不過在布拉格的兩日,我發現這裡下午熱,但早上比較涼快,約20度氣溫跑步應沒有問題,只要7時前出發就可以。

這幾次慢跑也給我一個悠閒享受的機會,因為一般我很少會在8時前起床,去到景點已是人山人海了。只是在歐洲大城市的人,沒有我想像般早起,在倫敦已見識過Piccadilly Circus和Victoria Memorial空無一人的「盛況」,到了維也納,再次見識到賀夫堡Hofburg(即皇宮)以及斯蒂芬主教座堂(Wiener Stephansdom)無遊人的場景 - 尤其在數小時後我重臨故地,已聚集了大批穿著古典衣服的青年,向旅客兜音樂會的門票,令我想起祖國不少景點的情況(而部份人變臉的反應更快得驚人,也許因為我們是中國人面孔),早上的孤清更令人懷念。

起終點: Ibis Wien Mariahilf - 因為小弟稍後會坐火車到薩爾斯堡,所以選擇住在維也納西站附近。只是符合小弟兩大要求(有三人房間 + 有空調)的酒店不多,這間不算很近火車站(隔了一個電車站),不過還算是步程內。內籠也一如Ibis的標準,應有的有,不應有的沒有,就是空調比較弱(不過大抵奧地利酒店也是如此,因之後薩爾斯堡小弟住的酒店更豪,不包早餐每天1400大洋,空調卻是一樣的弱,去到Hallstatt更是找不到有空調的選擇)。

行程:

維也納西站,是維也納少見外貌前衞的建築,也是我明天離開維也納前往薩爾斯堡的起點。
(本來我想預訂的酒店是在旁邊,外型一樣前衞的Motel One Wien Westbahnhof,可惜它沒有三人房間)


皇宮的範圍了,皇宮範圍內基本上是免費的,只是內裡還有很多個博物館,進入這些博物館就要收費了。
在還算是陰涼的早上,在空無一人又廣闊的皇宮廣場跑來跑去,感覺很舒服。

人文博物館前的約瑟夫(Franz Josef I)銅像。

在這個銅像的對面,也有另一個約瑟夫銅像,可以想像這位奧匈帝國末代國王對此國家的影響之深。當我下午再來探望這位悲劇君主時,決定要借一本奧地利歷史書讀一下,只是這個想法與我旅途中很多念頭一樣,到返回香港時又忘記了。

漫無目的的跑,竟也跑到維也納地標 - 斯蒂芬主教座堂去,可能是緣份(其實這座建築在附近是鶴立雞群,不被她吸引也難)。


其實回想起來,我只要多跑10分鐘就應可跑到多瑙河,我本來也想去看一看一個二星級景點 - 聯合國大廈,不過花了太多時間看地圖和看風景,所以去到它的一條支流就是打道回府了。


他鄉遇故知,遇到剛巧有戲院在上映「一代宗師」。這條街的對面就是市民公園Stadtpark,不過既然我連藍色多瑙河也沒有去,所以也沒有花時間跑過馬路去看看了。

小弟特意在這間Segway專門店拍照,是同行一位親友,曾在布拉格見到有不少local tour是坐(準確來說是站)這款電動車遊覽的,於是身痕竟提出返香港後要買一部。雖說此親友屬有「米」一族,不過住所仍未去到有私家花園的級數,所以小弟已叫他暫時死心好了。不過既然有緣在另一個地方見到,惟有給這位親友這張相片,讓他望梅止渴一番,或者日後移民到奧地利時可按圖索驥來購置一部。


維也納會給人很多fantasy,在跑步的最後階段,除了一如過往,尋找酒店附近的超市外,我還找到原來有一間劇院。事實上,維也納音樂廳和劇院是不少的,但是那些穿著古典服飾的門票推銷員把我的熱情嚇跑了大半,再加上實在不便宜,所以最後我還是把錢省下算了。

感想:
布拉格以及維也納,也許是能給人最多幻想的兩大城市。當然,幻想總是會幻滅,並不是她們不好,是我以前的想像太好。只是,早上的晨跑,讓我留下一個比較美好的印象,也可說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星期一, 12月 02, 2013

O-Ringen達人(一) - 去邊屆(參與哪一屆)?

(小弟當然不敢自號「O-Ringen達人」,因為我只是去過一屆O-Ringen,而且還是跟(總會)團。開這個專題,緣自近日見到一些朋友問參與O-Ringen的問題,而小弟恰巧也正計劃近期去O-Ringen,故此趁機於大家分享一下經驗,順道以這個誇張的標題吸引大家眼球,藉以收收正料。如蒙指正或討論,可在本blog或facebook相應轉帖內留言,謝謝!)

在「愛玩野外定向」一書的結尾,小弟曾公開宣告會與太太參與2014年或2015年的O-Ringen(瑞典五日連環賽)。不過直到現在,也沒有甚麼聲氣,引來有些人問我是否在「吹水(誇大其辭)」。

本來去海外玩比賽,已經不是甚麼新鮮事。我身邊有不少朋友,最近也去了外地玩長跑和單車。 只是去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對我們來說,還是高消費活動,不若去日本台灣或大陸那樣即興,而小弟也未聽過有人夠有米(錢)可以連續去兩屆O-Ringen,所以還是要從長計議。

最近四年O-Ringen主辦城市已經確定了,包括2014年的Skåne,2015年的Borås,2016年的Sälen,以及2017年的Värmland。四年後的事畢竟太遙遠,暫時按下不表,不過未來三屆比賽也是各有賣點,夠令人眼花瞭亂,心猿意馬,不知選哪一屆好。

若果有留意定向消息的,都會留意到較多香港人注意的,正是2014年的Skåne一屆,原因很簡單,因為2014年是O-Ringen的50週年(1965-2014),所以今屆特意返回發源地舉行,預計會大搞以及有慶祝活動。對大部份定向人來說,應該等不到下一個50年。難得適逢其會,如果可能當然最好可湊湊熱鬧。

至於2016年在Sälen的O-Ringen,應該是人數的保證,因為史上最多人參與的兩屆O-Ringen,也是在Sälen所處的Dalarna省舉行,包括1985年Falun(25012人)及2008年Sälen(24375人)。查查O-Ringen的參與人數,近廿年只有兩屆是超過20000人的。如果想見識盛大場面的,我個人認為應選這一屆。

不過,其實以上兩屆我也不會參與了。因為2014年對我來說,籌錢是有些倉促,至於2016年又似乎太晚了(我已拖了太太許多年)。簡單而言,現時我計劃去的,是2015年Borås一屆。

這一屆剛好夾在矚目的兩屆之間,賣點欠奉,以乎很適合低調中帶點高貴的我!而我另一個考慮,是Borås很接近瑞典另一個大城市哥登堡(Gothenburg),可以省下一些交通費,即使租車自駕,油費也沒那麼令人肉痛。

不過實情是,除了經濟問題外,這一屆還有一個特點,很適合「定向控」如我般參與,就是可以再接之後在哥登堡舉行的世界先進定向錦標賽(World Master Orienteering Championships - 7月25日至8月1日),15日裡玩到9場賽事(還未包括模擬賽)!甚至乎,可以再飛過英國玩蘇格蘭五日賽,與參與世界錦標賽的各地精英同場競技(實在我真的想去英國,不過這次是在蘇格蘭邊陲的恩華尼斯(Inverness)舉行,所以交通上還是要詳細計劃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屆的主辦城市,並不靠近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Skåne近丹麥邊境,由哥本哈根前往更為方便(在「愛玩野外定向」中也提及,首屆O-Ringen其實主要是在丹麥舉行的),Borås在哥登堡旁邊,當然最好經哥登堡前往,而Sälen位於瑞典中部,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由挪威奧斯陸前往是最近的。小弟打算去完O-Ringen及WMOC後再去英國,現在我正在搜尋的,是可在英國轉機來往哥登堡的航班,資料顯示國泰以及英航也有如此的選擇,只是價錢是比較不相宜。

當然,如果要省錢,那麼還是推介芬蘭航空或者是中東的航空公司,轉機到哥本哈根/哥登堡/奧斯陸/斯德哥爾摩後,再想辦法前往,橫豎香港與瑞典之間根本沒有直航航班。之後如要再去旅遊或參與其他比賽,可以考慮乘坐火車或廉航。

最後想說的是,本來我想參加的,是今年(2013年)Boden的一屆,因為這似乎是歷屆O-Ringen中最「北」的一屆。不過可能因為其位置太山旮旯,所以參與人數不多,不足13000人,而且考慮到由斯德哥爾斯前往的交通費用也不會便宜,加上賽會沒有說會重演1982年Luleå在北極圈內跑定向的壯舉,所以最後還是打消了念頭。

星期六, 11月 30, 2013

Rogaine長途越野定向賽

作為香港其中一個最具規模的青年團體,香港青年計劃每年一度的大項目 - Rogaine - 獲得媒體廣泛報道,絕不是稀奇事。只是,雖然我明白,亦大概知道答案,但還是會問︰為甚麼當年挑戰盾沒有這樣大搞?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2013-11-30 E8版


星期二, 11月 19, 2013

Orienteering野外定向爭分奪寶

預先張揚了的報章報道
資料來源: 東方日報 2013-11-18 E2版

(註: 有些定向朋友得悉東方日報昨日有此報道,竟亦堅持在敝blog觀看,若果動機不是為了省下7塊錢的話,絕對夠令小弟肅然起敬)

星期五, 11月 15, 2013

消失的賽區(19) - 排頭坑

正如樹根哥話齋,這個專題是「收skin」已久。不過近日敝會即將在第一個消失的賽區 - 金山(小弟的報道在此) - 再搞比賽,牽起了一片「那些年」風,小弟亦借此機會抽抽水,推稿一則,希望可以推高這裡的收視(其實說到「消失的賽區」小弟還有很多存貨,得閒用來吊癮也是不錯)。


排頭坑 - 一個對小於廿年定向齡的朋友來說,應該是陌生的名詞。這裡可稱為友會同社的主場,因為同社的「老巢」,就是在排頭村。(在此要多謝同社,多次慷慨借出會址予定向團體,讓小弟也有機會在此準備賽事和燒烤)。

排頭坑介乎沙田至火炭,大概是在萬佛寺的附近。這裡可說是香港典型地形,就是有不少上高落低。不過此區最「著名」之處,就是有很多劣地,沖溝和地坑,絕對是「越快樂越墜落」(前輩之言)。90年代曾有一場學界賽在此舉行,結果發生參賽者墜坑事件,更引來記者報道,之後這個賽區就消失了一段時間(直到現在),相信與這個脫不了關係。

不過,對我來說,排頭坑是充滿了愉快回憶的。我只在排頭坑跑過兩次,但都有幸獲得獎項。其中一場應在1991年臨近聖誕之時,因印象中當日跑完之後,我還要趕返宿舍準備翌日考試(大學上學期考試是在12月中舉行的),現在我還是想不起當年為甚麼會這樣癲!另一場就是上圖顯示的「1986黃大仙工青野外定向大賽」,這次是我第一次正式取得獎牌的定向賽事(之前在白沙澳的比賽小弟雖取得冠軍,但不知何故卻沒被頒獎項),現在想來,這個早來的獎項可能只是個誘餌,因為之後整整一年我也沒有拿過獎,但只是這個獎,就已令我留在定向界近30年了。

這孰喜孰悲,是欣慰,還是遺憾?老實說,至今我還搞不清楚。

 

星期一, 11月 04, 2013

握「無字地圖」親子定向追蹤 - 兼論checkpoint

本來救世軍的「無字地圖」並不會引起小弟的興趣,不過在這篇報道中,像近期不少其他媒體報道一樣,也是稱定向中的控制點為"checkpoint"。有趣的是這不是翻譯問題,因為大家都同意了「控制點」這個譯名,反而是媒體們把他的原名由control point改為checkpoint。

當然這並不是全錯,因為有些類似的項目(如Rogaining)真的是把到訪點稱為checkpoint。只是在定向中,就很少用這個名稱。而香港明明已有個公認的意譯名稱,媒體卻執意把原名改動,一如官方已把Orienteering譯為「定向」,媒體卻常替我們改了其他譯名(如「定向追蹤」),有時實在令我難以理解。

資料來源: 明報,2013-11-4(電子版) http://news.mingpao.com/20131104/gfc1.htm

星期四, 10月 10, 2013

萬聖節黑夜定向賽

Y2Y賽事的預告又再次出現在媒體中!

不過這次卻出現了皇仁書院的相片,恐防會令人誤會,以為這次賽事是在皇仁校園內進行(雖說皇仁校園真的搞過一場定向賽,可見此)。

資料來源: 星島親子王 Vol.184 2013/10/10 pp.60

星期一, 9月 23, 2013

當定向好手去了跑山

猶記得數年前曾有一篇本地運動健將參加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的報道(可見此),前幾天則倒過來,找到一篇本地定向好手去了台灣參加跑山比賽的報道。

看來若果將來我們再搞大型賽事,可以找些多棲運動員做代言人,代替以往的藝人或者青年小將, 起碼可以藉他們吸引些其他項目愛好者的注意。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2013年9月19日 S2版

星期五, 9月 13, 2013

歐洲無定向亂咁jog(二) - 英國,倫敦

說到異地慢跑,最初閃出這個念頭,是源自小弟一個用來計劃行程的app - WorldMate。當我把英國的行程輸入這個app後,它無端端出現「7月xx日,我會在海德公園跑步」的訊息(應該是配合社交網站發放訊息的設計,不過我沒有把這個app與任何社交網站連結,所以沒有人看過)。

不過到了英國,我還未有在倫敦跑步的計劃。我想在繁忙街頭跑步應不會太好玩,正如我已生活在香港40多年,也不會想早上到旺角或者銅鑼灣跑步。所以我一直在想亂咁jog的下一站,應是布拉格或者維也納。

不過,由牛津去了倫敦後,事情卻急轉直下。事緣是在倫敦三天,其實沒有想過有甚麼節目。大伙兒忽然想到,要趁此機會,參觀白金漢宮探探前事頭婆(因白金漢宮只會在夏季開放),但又害怕會有很多人排隊買票,於是小弟半開玩笑的說,不如讓我在早上跑到門口,先偵察一下「敵情」,誰知竟有人真心覺得這是絕世好橋,認真的請求(或要求)我這樣做。

我完全想不到大家對冷笑話有此反應,不過又想到WorldMate那個訊息,加上之前在牛津跑步也不太辛苦,安多酚總算戰勝了小腿些少疲累感,於是我又身痕想去跑了。

(其實當晚我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參觀白金漢宮是可以網上預訂及付款的。惟有把這個當成出去跑跑的藉口算了)。

起終點: Travelodge High Holborn - 市中心cheap友之選,10分鐘可徒步走到Convent Garden,大英博物館等旅遊點,當然正價時我未必會選擇它,但Travelodge常常有跳樓價優惠,像我這次可以45鎊/晚住進這裡,房間大,基本設施齊備,除了沒有空調和雪櫃外我沒任何投訴,比起同價位的Easy Hotel或者Tune Hotel好至少一倍!

行程: Euston Station > British Museum > 唐人街 > Piccadilly Circus > St. James Park > Victoria Memorial > Green Park > Oxford Circus > Tottenham Court 
(原來我並不是這樣的行程,但一開始出了意外)


前記一: 在之前一日,我們一如港燦行程,到了Piccadilly Circus/Regent Street一帶「濕平(shopping)」,其中在Picadilly Circus有間名為Lilywhite的大型體育用品特賣場,是小弟誠意推薦的,我也在此留低了一些銀兩,買了數條短褲,一件背心,以及一個想買了很久的跑步腰包連水樽(全部也是英國牌子Karrimor),落樓竟然不用40鎊!

前記二: 因為有了那個跑步腰包,小弟這次終於可以帶部手提電話去跑步,結果證明這是一個重要決定。
小弟就是買了這款腰包連水樽,有一個小袋子剛好可以放部電話以及房咭/Oyster Card,我在Lilywhite用了10鎊買已覺得超值,不過最近上Karrimor網站卻發現原來現只售5鎊!



因為兩三年前已到過倫敦一次,對酒店附近的Holborn, Leicester Square等地方也有一定了解。雖說倫敦的街道比牛津複雜,不過我還有些信心。在房間中看到這座高塔,是位於我的西南方 - 即是向著Buckingham Palace的方向,即是說,只要我到時向著這座高塔,就是跑對方向了罷 (不過至今我仍不知道這幢東西的名字及實際是在何處)。
我以為可靠,但實際在跑時看不到的高塔
問題是,當我身處地平線上,由於有其他建築物阻擋,我看不到這個地標,惟有憑定向人的強項(自以為) - 心中的方向感向前跑,跑了大概10分鐘,遇到一個比較大的地鐵站,望一望,Euston? 心想「大件事」了!因根據我有限的倫敦地理知識,Euston應是位於Holborn的東北方,那我豈不是一直向著相反方向跑?

這個時候,20多年前O-Ringen第一場大迷途又歷史重演。智能電話終於可以大派用場了。我沒有上網,用不到Google Map,不過之前買了一個離線地圖MapswithMe,只是一打開,我還是找不到自己在哪,惟有借助20多年前未有,而至今在定向比賽仍不可使用的神秘功能 - GPS,只是GPS找位置仍要些時間,作為一個有要求的運動「圓(形物體)」,我不敢浪費時間,惟有邊跑邊等,結果去到另一個地鐵站Russell Sqaure才確定自己真的跑錯方向。

1

(Russell Sqaure地鐵站是姨甥女告訴我,倫敦其中一個最「臭名遠播」的地鐵站,因為它只有一個出口,如果不乘搭唯二那兩部升降機,就只有以走四、五層樓高度的樓梯返到地面,所以每次出站也要等很久。)

2

跑呀跑呀,竟然還見到另一個熟口熟面的地方...咦?不就是大英博物館嗎!(因為我之前去過,雖然主因是免費,還可以嘆冷氣)
 
到此我就發現不可單憑感覺跑,大城市的街道實在有些複雜,否則不要說Buckingham Palace,可能連返回酒店也很困難! 但一邊跑一邊看地圖(電話上那個)又真的不容易,更惹來途人側目(他們可能以為我在看股票,或者是「動新聞」)。這時定向技術終於大派用場,就是初學者必教的「扶手法」!在想在想,我已跑到一條比較大的Bloombury Street,看地圖,只要我沿著它走到Shaftesbury Avenue,就可以去到「攻擊點」Piccadilly Circus,要去白金漢宮也不是難題了。
(如欲知甚麼是「扶手法」或「攻擊點」,請去書店打打書釘,看看拙作「野外定向全攻略」)

3

再跑再跑,見到一個更熟口熟面的牌坊,這裡就是在Leicester Square地鐵站附近的唐人街,我昨天才來過。今天還會再來,去幫襯那些10鎊的中式「自助餐」,慰藉一下我那個思鄉的胃。

4

還有值得一提在馬路另一邊的Queen's Theater,因為當晚我正正會來看Les Miserables。

5
到這裡我就非常熟地頭了,很快就到了倫敦地標之一  - Piccadilly Circus的廣告屏幕,觀察重點自是百年老牌子,現在已不知有甚麼產品買到的TDK。只是我不曾想像過,這裡早上的人氣是如此疏落。

6

廣告屏幕的對面,就是另一人氣聚腳點 - 噴水池,旁邊就是之前提及過的Lilywhite。
6A
(附上之前一日旁晚人氣旺盛的比對照片)

7

望望地圖,在這裡沿Regent Street跑一小段,就可以到The Mall (即御林軍接班路線)了。看看時間,還趕得及去白金漢宮。

8A
不過沿著馬路跑太多,開始有些乏味,於是我就跑進旁邊的St. James Park。看來英國人也不及我想像般健康,公園裡沒有甚麼人做晨運,反而有很多松鼠,開初我還興致勃勃的去拍攝,但很快就多得我懶得去理了。時後我也打趣地對太太說「可以捉一兩隻放入白金漢宮放生」。

8B

St. James Park裡面還有一個小湖,那些水鳥在公園內走來走去,很是悠閒。

9

終於見到白金漢宮範圍!Victoria Memorial是觀賞御林軍接班儀式的最佳地點,小弟上次早上11時到達已找不到落腳點,想不到這裡竟也有空無一人的時間。

10

望望錶,到這裡原來已折騰了40分鐘,我再沒時間到參觀白金漢宮的入口去視察敵情了(因還要向前跑一小段),惟有直接轉去另一個公園 - Green Park走人。這裡的特色廣闊的草地上有很多帆布椅,讓人很「疏乾」的躺著發呆。數小時後帶親友到這裡,也有人嚷著要試一試,幸虧小弟之前已視察過,原來坐這些椅是要收費的(而且還不便宜)。
(跑步當時這些坐椅是未放出來的,惟有找一張網上照片頂檔)

11

惟一有意義的發現,就是到訪白金漢宮,由Green Park地鐵站前往比Victoria近一些。

12A

12B

雖說我現時是由最遠端返回起點,不過其實已沒啥特別好說,因為之前耽誤了太多時間,我要全速趕回去。不過總不成原路返回那樣悶,惟有走上兩條街,到到Bond Street一帶探探名店好了。

13
沿著Oxford Street返回Holborn,途經Tottenham Court Road地鐵站。

8點跑完返到酒店,當然是立刻梳洗食早餐,因為約了11點去見英女皇!

感想:
之前說過我以為在倫敦跑步,會像在旺角或銅鑼灣一樣,不過與我想像不同, 早上7-8時街道還不算很繁忙,街上人很少,遇到的差不多一半也是在跑步的。加上樓宇可能比較低矮,行人路比較闊,而且也不熱(早上氣溫大概攝氏20度),沒有香港的侷促感。

當然,也不排除是「隔離飯香」或者是「老婆係人哋個靚」之類的心態作崇。

星期二, 9月 10, 2013

歐洲無定向亂咁jog(一) - 英國,牛津

(在「愛玩野外定向」及「野外定向全攻略」出街後,不論銷量上,或者回響上,也沒有令人振奮的消息。老實說,定向已玩了廿多年,blog也寫了很多,新鮮感是有些下降了。趁著這空檔時間,小弟試試寫數篇有關跑步的遊記,不敢說是轉型,只是作些少新嘗試而己,希望定向朋友原諒暫時不寫定向的東西。)

撇除定向人身分,小弟只是一個平凡香港人,每年與太座也有外遊的活動 - 只是單純的外遊,除了AsOC2008以外(當年也寫了四篇blog文,可見1 2 3 4),與運動是完全沒有關係。

不過今年小弟決定玩玩突破,想在其中數日緩跑一下,十四日行程原先只是預計跑兩日,結果安多酚發作,最後跑了四次。

這次行程的緣起,是今年太座有位姨甥女在英國學成畢業,邀請了太座去觀禮,因為門票不夠,我沒有緣去畢業禮,不過這位姨甥女還是很體貼,為小弟預訂了之後畢業午宴,只是這就令行程上出現了兩個小時的空隙。

本來我想一如過往,在酒店把這兩小時用睡眠消磨了便算,不過這間酒店沒有空調,早上房間裡比外面更悶熱,牛津市區我又已逛過兩三遍,心想不如出去跑一個鐘,再返酒店來個冷水浴,應該會更爽。

不過畢竟人生路不熟(雖然之前已到訪過牛津一次),加上只是下了飛機不足廿四小時,所以決定不玩太多野(外定向),只是沿著大路跑就算。

起終點: Buttery Hotel - 位於Broad Street,我實在想不到在Oxford還有哪一家酒店比它更近市中心,只是125鎊一晚實在很不便宜,而且向大街方向晚上有點嘈吵。

行程: Magdalen Street > Woodstock Street > Sunderland Avenue > Banbury Road > Oxford University Park > Sheldonian Theater > Broad Street
(由於沿途沒經過甚麼景點,所以是以街名為主)

(因小弟沒有帶GPS錶,加上美術科也很低分,所以只能粗糙地畫張地圖顯示路線,請各位見諒)

1
Magdalen Street算是Oxford旺區(小弟之前一晚也是在這裡一間餐廳吃晚飯),跑的頭五分鐘也是在大學範圍內,見到「同鄉」當然要拍拍照。
(其實在Oxford見到同鄉絕對不是稀奇事,不計留學生,我三日內最少遇過20-30個來自國內或香港的遊學團)

2
不過跑到Woodstock Street就是寧靜的住宅區了,見到這些屋令我好生羨慕,不過理智的我很快醒覺,住在這裡我應該會悶死,或者因物價太高而餓死。

3
拍攝這架巴士本來只是要證明我是身在Oxford,但其實稍後我也真有乘搭這款巴士,前往港人/國內人熱點Bicester Village,做一個純正港燦。(希望讀者不要純情的以為Bicester Village真是一條村落)

4
這次我原本是想30分鐘直跑,跟著30分鐘沿路返回,那就剛好1粒鐘。誰知跑了20分鐘就遇到一個迴旋處,於是想與其不能往前走,不如走走新路, 這次很好彩,沿著Sunderland Avenue再轉Banbury Road,是可以返到原處的,也讓我多見到新的東西。
(不過下集就會說到不好彩的經歷,也教訓小弟即使已是「先進」定向人,即使只是跑街,也要帶地圖和看地圖)。

5
在Banbury Road中遇見很吸引的民宿,不過太「隔涉」了,有車自是另作別論(不過我沒有)。話說回來Banbury Road也有「旺」的部份(相比Woodstock Street),有商舖有超市也有一些B&B,不過遊客一般會比較少到。

6
其實我不知這個郵筒有何吸引,畢竟皇冠頭的郵筒香港好像還有,當然此是GR而不是EIIR(不過我也是稍後參觀白金漢宮時才知有何分別)

7
見到這輛單車,想起以往悠悠的大學生活,再想到現在的工作...只有嘆句「人總要長大的」。
(順帶一提,很多人說香港路狹車多不適合騎單車,但其實在英國各大中小城市,車可能一樣的多,路可是更加狹窄,但總有很多單車友 - 包括不少西裝畢挺的 - 在路上飛馳,我實在想不通是如何做到的。)

8
這個公園是姨甥女得悉小弟想跑步時,曾向小弟推介過過。有趣的是,姨甥女在這裡待了三年,卻還是說不清公園的確實位置,而小弟竟是胡里胡塗的找到了。

9
光是這片草地已足以令大鄉里如小弟感動流涕,雖然在草地上跑其實不如想像般爽,不過想起母校引以為傲的「湯草」「胡草」,心裡只有一句鄙俗的「(當年)未見過大蛇痾尿」 。

10
跑回Oxford市區了,這裡一磚一石,也是文化遺產。

11
Sheldonian Theater正是畢業典禮的會場,我只能過門而不入,而太座雖在現場,但仍有遺憾,因為見不到校監肥彭。

12
返到終點了(Buttery Hotel就是左手邊青綠色那一座),Broad Street每逢夏季也會有市集,不容錯過,當然您也不會錯過,因為這裡正是Oxford最旺之處!

感想:
這次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跑街(撇除以往跟港隊出外時的自行操練),加上落了飛機不久,甚麼也沒有(連電話也沒有帶)。根據之前一晚經驗,原先以為早上10-11時應該很熱,不過原來有陰頂的地方還是很清涼,加上比較乾燥,比起香港的濕熱,跑起來是輕鬆得多了。

不過,我想最大分別還是「人」,在這裡跑步,不會有「猛龍特警隊」(即一字排開的行人)阻路,不會有燥狂司機想撞死你。行人見到你會主動打招呼,司機遠遠見到你會停車讓你先過路。只是,我明白的,假如我在彼地,也會這樣友善,而若果他們來香港生活數年,相信也會像我們一樣暴燥,所以我不應「膚淺」地說甚麼感想 ,我想,還是先要檢討一下,我們的社會為甚麼會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