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11, 2012

一寸短、一寸險(皇仁書院150週年校慶暨定向會15週年定向賽 後感)

自從寫了這個blog以及出了書以後(可能加上小弟年雖少但有老成之風),令不少人都誤以為小弟定向知識淵博,開始不斷有古靈精怪的問題來請小弟解答, 只是小弟多未能令大家滿意,在此先說句抱歉。

不過曾有一個問題,小弟相信是能完滿解答的。該問題是「哪個野外定向賽事,既是最便宜,但又是最貴的呢?」皆因這個賽事其實是近年舉行的,小弟也有親身玩,這就是一場由總會主辦的百米定向賽(其實小弟也曾報道過)。因為這場賽事只收10皮,論金額是史無前例的便宜(撇除一些不用錢的賽事),但這場賽程每次只耗時2-3分鐘,有些組別由於人少,所以只有一場跑,那樣算起來每分鐘就可能誠惠高達5元,若果以正常賽事的時限為150分鐘計算,總收費就等於750元,接近「無腳怪(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的花費(但「無腳怪」好歹是捐款,而這場百米賽的純是報名費),換算起來就貴得不合理了。

不過這個「每分鐘最貴」的記錄最近更被打破,新記錄的得主,是剛在3月3日舉行的「皇仁書院150週年校慶暨定向會15週年定向賽」,這場比賽的賽程,大約4-10分鐘(小弟跑了4分半鐘),算比那次百米定向長,但費用貴了5倍,對小弟來說最慘的是,就是雖然是跑得不慢,但卻剛晉身不了決賽,即是說小弟是1分鐘比賽花費多於10皮,加上小弟來往香港島,地鐵車費合共也超過50元,花了100元,玩了不夠5分鐘,簡直媲美笨豬跳。



上面是小弟玩的初賽賽程,下面是小弟沒份玩的決賽賽程

我在這裡舊事重提,當然不是在抱怨或奢望主辦單位回水,實在我也很享受這場比賽,也拍攝了一些「靚」相(其實我們這些不入圍人士還可以跑決賽賽程的,只是小弟家中有事早走了)。令我有興趣的,就是QC舊生Chiu最近在FB中,提了一個很有趣的message,就是最近國際定聯有建議,把世界錦標賽一分為二為terrain WOC及urban WOC,每年舉辦其中一個 - 實情是現時根本未有urban orienteering這個格式,不過相信會是由短距離賽中演變出來。Sprint orienteering成為世錦賽的格式只是十多年,現是仍是四個格式的其中之一,忽然變成主項,快得令人有點適應不來(當然是如果成事的話)。

作為一個定向老人,我必須承認近十多年間,野外定向其實有很大的改變,連我們在定向不發達地也能感受到(但相信很多定向8-90後是不會感覺到的)。而其中最大的改變,是定向的賽場變得越來越細、越來越近市區,賽程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快速。短距離賽,百米定向這些,全是基於以上理念出現的新產品。事實上,公園搞定向,在香港也只是最近15年前的事。即是說,在以前,賽程只有兩個格式,就是長及非常長。現在,我們有越來越多格式,不過留心一下,會發現新格式完全是「向短發展」的,於是長距離賽就變了經典格式(小弟則譯為傳統賽,即classic)了。

但其實在數十年前,野外定向是以長為傲的,如果看回以前的報道或定向書,必然有山野馬拉松(mountain marathon)的介紹,而不少類似的活動(如rogaine,adventure race),也會被歸類為野外定向。而現時的趨勢,卻是我們要把它們拒諸門外,比如我們說過要在街上跑定向時,也曾有人提過要把數張定向圖合併,搞一場「一日(甚至過夜)定向賽」,不過當前者已經成事時,後者卻已是無聲無息了。

引起我興趣的是,在國際定聯有urban WOC的提議的同時,意大利定向總會也提出建議,要把adventure race納入為定向專項,事實上,除了rogaine以外,根本沒有國際體育組織去統籌這類活動,但問題是,是否有需要規範這類活動呢?而若有需要的話,又是否要把它納入為野外定向呢?我相信有不少「業界」中人會有此疑問,正如在香港,有太多這類的活動搞得比野外定向更有聲有色,但也沒有受香港野外定向總會(或其他體育總會)的規範。

反而,我覺得可以思考的是,我們是否被奧運及電視轉播所迷惑,在近年花太多心思在縮細賽場,縮短賽程中?如果從田徑運動中取經,我們會發現,近年馬拉松的人氣,似乎比短跑高很多!即是說,「短」未必是吸引力的泉源。反而,近年我們有不少發燒友,是改去參與那些越搞越長的跑山活動,加上香港青年獎勵計劃近年搞Rogaine,亦遠比之前搞挑戰盾有聲有色。廣東諺語有云「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也許在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短距離賽事的同時,也要逆向思考,想想如何提升較長距離賽事的可觀性。若果「短」之路不通,「長」也可能是我們的另一條血路。









(近日事忙,沒有心機排版,就由它字還字、圖還圖算了。想起來,前數個月完全沒事做,但卻沒有更新過這裡,這兩個月忙到嘔,反而有很多更新,真不能不慨嘆人是犯賤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