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31, 2009
星期三, 12月 23, 2009
星期四, 12月 17, 2009
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2010 - S-file通識生活
星期三, 12月 09, 2009
無線新聞 周五搜記(港澳定向追蹤日2009)
星期二, 12月 08, 2009
周年野外定向錦標賽 - 短途賽 (2009年12月6日, 貝澳)
去年的AOC短途賽在沙田中央公園舉行,今年則在大嶼山貝澳,一個旺一個偏僻,不過參賽人數似乎差不多。對小弟來說,貝澳算是半個主場,當然要鼎力支持。
今年短途賽最創新的地方,就是入圍賽及決賽,是安排在兩個賽區進行的,這樣玩起來,比以往是有樂趣得多,而且感覺是「抵」很多,不用同一地方跑兩次。更有趣的是,入圍賽及決賽在風格上也是大相涇庭︰初賽賽程短,控制點密集,還有那組叫人混淆的星型定向,感覺十足在大陸公園內的百米定向比賽(可見之前在蓮花山公園的比賽後報導)。至於決賽則比較近似「正常」的短途賽,起碼也有數個比較長的賽段,不過三組短賽段(控制點2-6、7-12、19-25)有心思之餘,也很考驗大家的集中力及精細定向技術,值得一讚!而兩場賽事的惟一共通點,就是賽區都有沼澤在其中,要避免濕腳很有難度,小弟兩雙襪子都分別壯烈犧牲了。
這次有興趣解釋一下自己的成績,因為小弟明顯在入圍賽的表現是優於決賽,檢討一下,主因應是入圍賽的賽段都很短,對跑速的要求不高,反而集中力是更為重要,由於賽段的分段時間差不多都不超逾1分鐘,賽員只有很少時間計劃路線及核實控制點資料,些微錯誤或遲緩已足以致命,小弟親眼目睹本來已超前的Frauenfelder Rene,竟因忘記了去那個common control (控制點17/20/24),而浪費很多時間(在短途賽中,1分鐘已是很多)。反過來,決賽中最長那個賽段(控制點12-19),小弟用了超過6分鐘,根據觀察在這裡超越小弟的Ivan兄的情況,精英運動員應最少有1分鐘的優勢,跑速較快的運動員可以更從容的閱圖,以及用跑速彌補錯誤。再加上小弟在控制點6及7犯了較大的錯誤,所以再不能像入圍賽中,爆個(以個人而言)小冷門出來。
雖說賽程及組織上仍有些可改善之處,相信賽員還是十分享受這個賽事,以及新鮮(還可能是僅此一次)的賽區。話說回來,今季起碼周年錦標賽及排名聯賽齊全,還有些有趣的新(或翻新)賽區出現,諸如是次的貝澳,小弟沒有玩的河上鄉,還有即將出現的愉景灣、長洲及華山,當然更有首次在大陸舉行(大夫山公園)的排名聯賽!看來對定向愛好者來說,今年應是值得欣慰及珍惜的一年呢!
要看賽事所有賽程請按此
今年短途賽最創新的地方,就是入圍賽及決賽,是安排在兩個賽區進行的,這樣玩起來,比以往是有樂趣得多,而且感覺是「抵」很多,不用同一地方跑兩次。更有趣的是,入圍賽及決賽在風格上也是大相涇庭︰初賽賽程短,控制點密集,還有那組叫人混淆的星型定向,感覺十足在大陸公園內的百米定向比賽(可見之前在蓮花山公園的比賽後報導)。至於決賽則比較近似「正常」的短途賽,起碼也有數個比較長的賽段,不過三組短賽段(控制點2-6、7-12、19-25)有心思之餘,也很考驗大家的集中力及精細定向技術,值得一讚!而兩場賽事的惟一共通點,就是賽區都有沼澤在其中,要避免濕腳很有難度,小弟兩雙襪子都分別壯烈犧牲了。
這次有興趣解釋一下自己的成績,因為小弟明顯在入圍賽的表現是優於決賽,檢討一下,主因應是入圍賽的賽段都很短,對跑速的要求不高,反而集中力是更為重要,由於賽段的分段時間差不多都不超逾1分鐘,賽員只有很少時間計劃路線及核實控制點資料,些微錯誤或遲緩已足以致命,小弟親眼目睹本來已超前的Frauenfelder Rene,竟因忘記了去那個common control (控制點17/20/24),而浪費很多時間(在短途賽中,1分鐘已是很多)。反過來,決賽中最長那個賽段(控制點12-19),小弟用了超過6分鐘,根據觀察在這裡超越小弟的Ivan兄的情況,精英運動員應最少有1分鐘的優勢,跑速較快的運動員可以更從容的閱圖,以及用跑速彌補錯誤。再加上小弟在控制點6及7犯了較大的錯誤,所以再不能像入圍賽中,爆個(以個人而言)小冷門出來。
雖說賽程及組織上仍有些可改善之處,相信賽員還是十分享受這個賽事,以及新鮮(還可能是僅此一次)的賽區。話說回來,今季起碼周年錦標賽及排名聯賽齊全,還有些有趣的新(或翻新)賽區出現,諸如是次的貝澳,小弟沒有玩的河上鄉,還有即將出現的愉景灣、長洲及華山,當然更有首次在大陸舉行(大夫山公園)的排名聯賽!看來對定向愛好者來說,今年應是值得欣慰及珍惜的一年呢!
要看賽事所有賽程請按此
星期四, 12月 03, 2009
色級野外定向比賽 (2009年11月29日 大帽山)
以下情節涉及不當行為,切勿模仿!
近日抱恙,例牌的都是鼻塞、打噴嚏、咳嗽、喉嚨沙啞之類,也搞不清是鼻敏感還是感冒,醫生也是例牌地開些吃完會昏昏欲睡的藥。根據教練的金科玉律之一「傷了要keep操,病了要休息」,小弟是大條道理不去是次賽事的,不過由於有以下三大理由,故此不得不硬著頭皮照去。三大理由茲列如下(依重要性排序)︰
不過玩完比賽的朋友,相信都會認為賽會是過份樂觀(起碼啡組的應該有一部份人有此想法),有些朋友的評話是「感覺好像只是有上(坡)無落(下坡)」,這也是小弟的感覺,當然大帽山賽區大家應已有此預期,不過重覆在大概位置上落數次(控制點2-3及控制點5-6兩個賽段,小弟路線是十分接近的),趣味性是打了折扣。另外,本來賽會充分利用賽區中西部白林部份,設置了14-17號控制點去難倒啡組賽員,心思是不俗的,不過體能好的朋友可以走上道路而不越野,相信可節省不少時間。而且為此多了控制點13-14一段又長又暗斜上坡又悶的賽段,好像是得不償失,何況不少朋友,是因14-17控制點間損失了一條OL褲!
小弟對是次賽事,其實餘下的記憶已不太多,因為感覺是有些迷糊,比賽中腦海偶爾浮現著「野外定向書作者猝死在野外定向賽事」這段新聞應佔報紙版面有多大的想法,以及白色星星在黑色天空閃爍的畫面。不過當然大部份時間還是清醒的(沒有病得如大家想像般重),實在賽程好玩的地方多的是,只是太多上坡是辛苦了些,尤其對如小弟般的病人而言,幸好清涼而晴朗的天氣讓人感覺還是頗舒暢的。
至於比賽其他部份,以青進野外定向會的經驗及能力,實在不應會出甚麼岔子。不過是次因賽區的制約,令不少低難度組別參與者也埋怨賽程太難,小弟親眼見到,有些小朋友連前往起點也有些困難!似乎大帽山用作這類賽事並不太合適。此外,青進是次一反常態,至小弟撰寫此稿時(12月3日上午)仍未發出成績,希望不是因為負責人如小弟般受病魔困擾罷。
要觀看是次賽事所有賽程請按此
另請看荔枝莊的報導,可以更了解協辦屬會的情況及難處

以上為後補小弟Garmin錶的GPS軌跡及心率記錄
近日抱恙,例牌的都是鼻塞、打噴嚏、咳嗽、喉嚨沙啞之類,也搞不清是鼻敏感還是感冒,醫生也是例牌地開些吃完會昏昏欲睡的藥。根據教練的金科玉律之一「傷了要keep操,病了要休息」,小弟是大條道理不去是次賽事的,不過由於有以下三大理由,故此不得不硬著頭皮照去。三大理由茲列如下(依重要性排序)︰
- 之前應允了送書給荔枝莊莊主及敝會會友
- 小弟為是次賽事的裁判團成員
- 是次賽事忽然被列為周年錦標賽長途賽的入圍賽事
不過玩完比賽的朋友,相信都會認為賽會是過份樂觀(起碼啡組的應該有一部份人有此想法),有些朋友的評話是「感覺好像只是有上(坡)無落(下坡)」,這也是小弟的感覺,當然大帽山賽區大家應已有此預期,不過重覆在大概位置上落數次(控制點2-3及控制點5-6兩個賽段,小弟路線是十分接近的),趣味性是打了折扣。另外,本來賽會充分利用賽區中西部白林部份,設置了14-17號控制點去難倒啡組賽員,心思是不俗的,不過體能好的朋友可以走上道路而不越野,相信可節省不少時間。而且為此多了控制點13-14一段又長又暗斜上坡又悶的賽段,好像是得不償失,何況不少朋友,是因14-17控制點間損失了一條OL褲!
小弟對是次賽事,其實餘下的記憶已不太多,因為感覺是有些迷糊,比賽中腦海偶爾浮現著「野外定向書作者猝死在野外定向賽事」這段新聞應佔報紙版面有多大的想法,以及白色星星在黑色天空閃爍的畫面。不過當然大部份時間還是清醒的(沒有病得如大家想像般重),實在賽程好玩的地方多的是,只是太多上坡是辛苦了些,尤其對如小弟般的病人而言,幸好清涼而晴朗的天氣讓人感覺還是頗舒暢的。
至於比賽其他部份,以青進野外定向會的經驗及能力,實在不應會出甚麼岔子。不過是次因賽區的制約,令不少低難度組別參與者也埋怨賽程太難,小弟親眼見到,有些小朋友連前往起點也有些困難!似乎大帽山用作這類賽事並不太合適。此外,青進是次一反常態,至小弟撰寫此稿時(12月3日上午)仍未發出成績,希望不是因為負責人如小弟般受病魔困擾罷。
要觀看是次賽事所有賽程請按此
另請看荔枝莊的報導,可以更了解協辦屬會的情況及難處

以上為後補小弟Garmin錶的GPS軌跡及心率記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