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2008年1月30日 S2版
向好處想,希望這次比賽首辦學界組賽事,能夠激發聖芳濟書院及其他學校的師生,更著力地發展野外定向運動,甚至成立野外定向會罷。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2008年1月30日 S2版
向好處想,希望這次比賽首辦學界組賽事,能夠激發聖芳濟書院及其他學校的師生,更著力地發展野外定向運動,甚至成立野外定向會罷。
P.S. 當然疑問歸疑問,我還是很感謝拔萃女書院野外定向會,讓野外定向能罕有地出現在體育版內。我可是花了6大元支持她們的(因小弟平日是訂了另一份報章的)。
男子入圍賽A賽程,共要跨越城門河4次,狀態不佳的小弟要逾29分鐘完成,險些要超時。
更慘的是,賽程的長度似乎比「短途賽」的規定長,各賽程優勝時間都超逾20分鐘(一般規定是12-15分鐘),而且有數段是大直路,可以只管跑不用閱圖,在那裡小弟眼見自己努力的跑,還是被年輕的賽員輕鬆的過頭,一邊辛苦,一邊還要抱怨自己上半季為甚麼不努力練跑。今天看討論區,發現入圍賽+決賽實際是長8.8km(賽會公佈是3.1+3.7km),怪不得到今天小弟的小腿還是有些酸痛。
以賽員的身份當然可以有很多抱怨,不過始終我還是感謝總會以及協辦單位同社的努力,讓我可以在路人的目光下,展現一下自己定向運動員的「魅力」(如果還有的話)。我相信他們是承受很大壓力的: 近年來在公園搞的野外定向比賽,都不乏被投訴的新聞,比如遊客投訴被運動員撞倒或嚇到,公園管理人員投訴運動員橫衝直撞破壞了花木。在這次比賽中,我見到工作人員要費盡唇舌,向公園人員解釋以及安撫他們,我肯定這不是份好做的工作。
決賽賽程是比入圍賽長,不知何故小弟竟可以更快完成(24:29),奇哉怪也!
我著實不知以野外定向的往績,為何康文署仍會開放沙田公園,讓總會在這裡搞比賽? 只是小弟希望還有下一次,所以在比賽中,是抱著儘量「禮讓行人、不跨欄、不跳入花圃」的態度(當然要像小弟般,沒有爭標的能力及心態,才有條件這樣做)。對一個運動員,這樣做是有點難度,加上部份控制點標誌是正正放在花圃正中,小弟不想跳入花圃也不能。此外,我亦知道有部份定向人,會對小弟的想法不以為然,畢竟在外國以至大陸的公園搞比賽,是不會出現上述投訴的。只是在香港,本身已是地狹人多,加上對運動(包括野外定向)的不重視,要公眾肯接受在他們生活環境中搞野外定向比賽,還是有漫漫長路要走。
若果我們不想下次短途賽,又要在偏遠的公園甚至中國大陸舉行,也許我們一方面要讓步,另一方面又要多走幾步。這點我會在下一部份中談談。
1988年世界杯賽事用地圖,背面更印有贊助商廣告,在香港是十分罕見的。
相信對不少野外定向愛好者來說,都會有大同小異的經驗,並沒有甚麼值得誇耀的。我想說的是,若果今天要我再這樣做一次,我絕對會「X你都有Y」(又請自行填上X及Y)。我並不是要潑廣大定向發燒友冷水,對於眾賽事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我仍是無比的敬佩。只是若果我們的比賽,仍是要一大批工作人員磨滅時間、金錢,甚至熱情才搞得成的話,也許真的不值得再多搞賽事了。
如何前往:
在嶂上舉行的比賽,一般會以猴塘溪營地為賽事中心。前往可乘坐94或96R九巴,於高塘下車再沿海下路步行約20分鐘。在假日更可於西貢乘搭7號專線小巴直達。
至於嶂上許林士多,有多條路徑可到達,最普遍是由北潭坳沿麥理浩徑第3段,步行約1小時前往。小弟則通常由高塘,沿一條不知名私家路再接小徑步行約半小時,此路徑應比麥理浩徑短,不過上斜較多。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2007年12月18日 A19版
(此廣告在當日多份報紙中有刊登,現時在部份港鐵站仍可看到)
當然這個活動類似嘉年華,競賽氣氛較低。不過既然野外定向界積極參與其中,為甚麼不能把一個「專業運動」的形象加入其中,而硬是要把野外定向歸類為類似「行山活動」呢?
不過小弟作為在這裡舉行過惟一一場賽事 - 2004年香港短途野外定向錦標賽 - 的參賽一份子,卻是絕對享受這場比賽,因為這可說是香港有史以來,最接近民居的野外定向賽事,而且更難得地獲得當地居民以及鄉議局的支持,還有,是讓我有藉口,到訪這個不算熱門的旅遊地(小弟之前也只到過坪洲一次)。我實在不知道發起這場比賽是誰,是地圖繪製員G君? 是總會技術負責人D君? 抑或著名「諸事理」P君或K君? 我想若果這個「他」聽到小弟朋友的說法,也許會大失所望。不過我想說的是,在坪洲舉行這場賽事,實在是野外定向界近十年最具創見的想法!首先,我自己也想不到在那裡,可以再搞一場如此接近民眾的賽事。其次,正如「定向香港」中所述,主辦者應該有心,讓參賽者在比賽之餘也在此遊覽一番,亦因此獲得鄉議局的青睞,這在香港定向史上算是罕見的。實在這個「定向+旅遊」的概念,在外國並不陌生,比如O-Ringen當中亦有很多旅遊原素在內,只是在香港,似乎野外定向的定位,仍是一項便宜的康樂活動而已。
當然再想想,由是觀之,下次其實可以考慮在天水圍或者東涌,多搞一場市區內定向,問題是我們現在沒有個像「他」一樣有魄力的搞手呢!
如何前往: 最正路的方法,當然是由中環港外線碼頭,乘坐新渡輪前往。不過,其實愉景灣是有街渡前往坪洲的,班次也頗頻密,票價更只是5大元!當然對市區人來說,前往愉景灣也不見得便捷,但對如小弟般大嶼山島民而言,這就比乘新渡輪相宜得多。
題外話: 說到短途野外定向賽,小弟心目中有個排行第一位的賽區,就是日本大阪梅田駅的地下街,這個由十多個商場、酒店、地鐵及電車駅組成的地下街,曾令小弟差不多天天迷路!不過相信在這裡搞定向比賽的機會是接近「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