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討論區中有不少球迷都大聲疾呼,謂緣何足總為何不加強戲碼 。事實上,根據以往曼聯或者巴西國家隊訪港的經驗,若果大球場爆滿(門票當然不會平宜)加上電視轉播費用,找一隊出名的外隊到訪,得益絕不輸給搞這樣不湯不水的賀歲波。問題是,在全球化趨勢下,賀歲波的戲碼不會可能吸引。
賀歲波以及全球化都有關係? 當然,事實上現時有甚麼東西與全球化沒有關係呢? 不說遠的,就是在初四前後兩日,除了賀歲波外,歐洲聯賽冠軍盃及歐洲足協盃也有23場賽事舉行(孫祥更成為第一個在歐聯亮相的中國球員 - goal.com報導)。單單計算這46支球隊的球員的國籍,你會發現已有幾十個國家的主力球員牽涉在內,這還未計算各地數百場聯賽賽事!
當然你可以舉2005年賀歲波,巴西隊來港的例子來反駁(陳年報導)。只是該年真是十分巧合,賀歲波的日期剛剛是國際賽的檔期,但亦是僅此一日而已。所以小弟對賀歲波也沒有太大寄望,只是現在又沒有「賀歲OL」或者「發財野外定向賽」,即使小弟作為野外定向發燒友,也惟有在新春期間將支持暫時放在足球上。
(今次終於破戒,沒有談野外定向,抱歉抱歉。不過當小弟想著賀歲波這個問題時,腦海裡其實也有浮現兩個野外定向賽事,一是APOC,二是白理義先生紀念賽,有興趣人士不妨試試對號入座。而小弟亦正為APOC2008主辦單位的度期問題而暗暗擔心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