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出版社在拙作的介紹中,寫過「作者花了十年時間編寫」的語句,於是有人就批評小弟效率太低,因為花十年時間才寫成這樣,似乎真的沒有大不了。但實情是,在這十年間,除了這本書外,小弟也做了很多近乎白做的事。累積起來,原來做過的東西還是不少。回想一下,若果當中心血部份可以回收再用,也應夠起碼再多出一本書。
於是在這裡,想起橫豎近日精神不振,又沒有更新這個blog的動力,不如回顧一下這些白做工作,順道吐吐苦水算了。
近日開始進行總會三十週年的一些相關工作,主要是要準備那本「特刊」以及賽事程序冊等,回首香港定向運動三十年來,究竟有甚麼里程埤?當然以定向人慣性的「以玩為本」,正常聯想到的都是那幾個重要的國際賽事。但其實除了APOC、世界杯、AsOC以及Park World Tour以後,我個人覺得還包括以下這個︰
這次活動的程序冊某程度算是小弟的第一次精心傑作,當然現在看來是簡陋不堪,但考慮到當年還是Windows95剛流行的年代,程序冊中的相片只是用手提掃瞄器掃瞄,而彩色部份更要到外面幫襯$5一張彩印時,再看回現在,只有感慨時代是變得太快,人的要求亦是越來越高。很多奢想到了現在,已變了是理所當然。
(至於封面中間那張圖,乃是由某位參加者用小畫家繪畫出來的,但我已忘記了實際作者是哪位朋友)
當年的程序,現在看來仍覺得很充實,甚至是太過充實
這是少數由小弟主理的總會定向活動(因小弟比較低調,或者可以說是比較懶,所以通常只會做嘍囉),亦是屬於總會大量的「定向八萬五」項目(即無聲無息,做完後無下文)之一。因為記憶所及,總會在之後,再沒有主辦過類似的國際集訓營,而當年的參加者裡面,有繼續玩定向的也是寥寥可數。事實上,即令小弟自己作為主事人,也是近日翻開雜物堆中,發現了這本「遺物」,才赫然想起曾有做過這個活動。
鑑於小弟真正以搞手身份進行的定向活動不多,所以「她」曾在我心中佔了一定的地位,但可恨的是,隨著日月消逝,當中的細節已在我腦內消磨了大半。我只記得「她」曾經令我疲憊不堪(最記得是由於太累,其中一天我是開了小差返家睡覺的),但究竟實情是怎樣,或者之後有甚麼體會或是得著,我可是甚麼都想不起來,更遑論要用筆與大家分享。惟有趁著今天天氣轉涼,拋拋書包用一首詞作結︰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 ~《醜奴兒》
最後附上當年參加者名單,至於簡介部份,則只羅列了現時尚存在定向界的朋友(至於現任總會訓練及教練秘書因當年只是 development squad成員,不算是正式參加者,所以沒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