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26, 2010

定向運動 綜合能力挑戰 - S-file通識生活

新設立的通識科中,課程內容是包羅萬有。於是野外定向出現在這本隨報附送的「其他學習經歷手冊」中,更附有工作紙(有一題更是open-ended question!),就絕不出奇了。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S-File通識生活 2010-3-25, pp.08-09

註: 部份文中名詞與本地常用的有些差異。鑑於之前有網友指出本地教練(包括小弟),在推動定向運動上心態疏懶,故此小弟要故作勤奮,將會於日內致函該報請求修正。

星期五, 3月 19, 2010

穗深港盃定向越野挑戰賽 (2010年3月13及14日,深圳南沙區)

翻查記錄這項賽事原來已是第二屆舉行,去年是安排在元旦舉行,故此小弟沒有參與。今屆則安排在三月賽季的一個空檔,小弟當然大力支持,不過這個季節有太多活動選擇,所以參加的本港朋友似乎沒有上屆的多。



今年亦是安排兩場賽事在連續兩日進行︰3月13日短距離賽在大沙河公園進行,而3月14日長距離賽在荔枝世界進行。一如珠三角區大部份賽事,這兩場賽事的地點都是人工設施,道路小徑密集,人造地徵多而地形起伏不大,技術難度老實說不很大,對「半新手」來說反而很合適。



短距離賽想說的不太多,因為又是一個公園,在珠三角比賽經驗多了,新鮮感是降低了。相反地長距離賽的場地就甚為有趣,該處其實是一個果園加有機農莊,類似香港的綠田園,當然是大了好多倍!於是在地圖上的白林,其實都是果林,當然是不可以邊跑邊摘,只是果樹比較矮,在裡面穿插都要彎下腰,沒有在喬木林中跑得順暢,不少朋友更因而撞到頭!不過亦令賽程的難度加大了,大部份控制點都須要十分接近才能望到,而且賽程本身亦算好玩︰長短leg(賽段),路線選擇都不缺乏,配合賽區本身技術性較低及上坡較少的特點,一凹一凸,卻是相當有趣味。

只是對大多參加朋友來說,更值得一提的是賽區的蜂群,雖然賽會之前已在地圖上標示了蜜蜂聚養區域(正如前述,賽區是一荔枝園,特產之一自然是荔枝蜜),只是當日突然又出現一些新的蜜蜂聚養區,殺大家一個措手不及,大部份朋友都中招(包括小弟),加上賽區內惟一的食肆,不知何故當天又客似雲來,沒閒招待不夠「豪」的定向朋友,結局大家要靠杯面解決午膳問題,算是美中不足之處。

小弟的GPS軌跡記錄


左面為短距離賽,右面為長距離賽
(從Google Map衛星圖中看長距離賽區,植被是很有趣)

些少賽事剪影(最後兩張圖片可能令大家不安,敬請自行略過!)

短距離賽


賽事中心及起點


賽區環境

男女子精英組頒奬

長距離賽
賽事中心兩角(右手面的營幕可能是小弟下次入手的目標)


大燈籠及小燈籠(即是控制點49號)

小弟自身

兩場賽事後,前(臂)腫下(肢)傷,身上沒有一處好肉
定向人愛自作賤的明證!

星期二, 3月 09, 2010

無國界野外定向2010 (2010年1月17日,愉景灣)

近年慈善性質的戶外競賽活動越來越多,今年的定向盛事「無國界定向」,不僅與另一項活動「昂步棧道」撞期,活動地點也十分接近,大家都是在大嶼山舉行,只是一個在愉景灣,另一個在東涌而已。小弟作為大嶼山島民,20分鐘以內已到訪兩個活動的賽事中心,心想香港善長人翁數目真的不少。


右相為小弟在教練閣遇過的學生,見字可找小弟取回原相

不過無國界定向與其他類近性質的活動,又有一個明顯的分別,就是參加者中,有眾多的新人以及(貌似)運動稀客,更有部份是一家大小一齊來的。我個人覺得這絕對是個好方向,蓋不用與其他活動搶客是也。


年年一定有,亦一定會出現在報章港聞版的名人賽

於是在這個活動中,出現了一個在其他活動很罕見的部門 - 教練閣。小弟今年也是陰差陽錯,擔任了教練的工作。在整個上午教練閣都是人頭湧湧,其門如市的,甚至出現「教練閣未set好已有參加者搜尋教練」的情況,定向教練如此受歡迎,真是十年難得一見(其實可能是年年見,只是我很少參與而已)。


民居附近的賽事中心及控制點

只是如何令他們繼續玩定向,又是另一個故事。現場所見,除了有一張小得可憐的桌子,安放著近期賽事的報名表外,並沒有任何野外定向的介紹或展覽,參加者想進一步了解定向也難,相信這絕對值得大家想想怎麼辦。





而對定向界來說,近幾年無國界定向更有一個怪情況,就是所用的賽區,之前以至之後都沒有用來舉行「正規」的野外定向比賽,比如北潭涌、梅窩、或者是次的愉景灣,作為定向人覺得是有些可惜,當然大家明白再在愉景灣搞定向是個奢想,不過在另外的地方搞場色級賽,應該也不太難罷?

(根據小弟手頭的資料,是次比賽用地圖,應是本港有史以來最大幅的野外定向地圖,當然主因之一是它是1:5000的。由於它比A3更大,小弟的掃描器不夠大,惟有土法把它分開掃描,故此中間有條很大的隙縫。)


另附上回家時經過現場的「昂步棧道」活動剪影︰





註: 請原諒小弟沒有任何教練閣的相片或報導,因當時忙得沒時間拍照。大家請觀賞荔枝莊更精彩的報導

星期一, 2月 22, 2010

周年野外定向錦標賽 - 長途賽 (2010年2月21日, 大嶼山昂坪)

這是全季最昂貴的賽事(報名費為港幣150大元),比色級賽貴了五倍!老實說,賽事絕對沒有帶給小弟五倍的快感,不過畢竟有8.5km的賽程長度,有趣的地形,不冷不熱的天氣,以及算是近期有心思的賽程設計, 所以還是令人滿意的。



彌勒山纜車轉向站區域(即賽區的北面)說真技術挑戰性並不高,不過在纜車底下跑定向是十分有趣的經驗(車上的乘客大抵會以為是見鬼或者正進行傻人競技賽)。賽程的主菜,應是賽區南部的白林地區(即butterfly courses控制點9-19號)。這裡是香港少有的困難地形,在場觀察,真的有不少資深定向朋友喪師該處,甚至狂迷(迷途)數十分鐘亦大有人在(要注意的是會參加周年錦標賽的,定向技術理應已是不俗)。不過眾所周知定向朋友都是自虐狂,故此相信他們反而會樂在其中。

只是,雖說小弟乃大嶼山島民,已算是有半個主場之利,不過仍不禁要問︰為何是季周年錦標賽,全都是選在離島舉行呢(短途 - 貝澳、中距離 - 南丫島、長途 - 昂坪)?交通費實在不便宜啊(比如是之往昂坪,光是坐嶼巴來回東涌也要花54大洋)!

補註︰有心參與日本AsOC或瑞典O-Ringen的朋友,不妨考慮在此多做一兩課操練,因為這裡的植被比較近似外國(當然要強調只是近似而已)。

小弟GPS心率錶的軌跡記錄

星期五, 2月 19, 2010

「公園定向」籌款

學校籌款本來不是新聞,不過一來現在不少報紙都有報導學校動態(學校及家長是不可忽視的讀者群),二來一般學校都傾向以易搞的步行活動方式進行,故此以公園定向方式進行籌款,也可以在年初三見報。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2010年2月16日,F2版)

值得一提的是,是次協辦單位童軍野外定向會,是搞公園定向的專家。在他們的網頁中有詳盡的公園定向場地介紹,絕對可作為搞手的指導文件。

星期二, 2月 09, 2010

色級野外定向比賽(2010年2月7日, 鶴藪)

傾盆大雨加雷暴,賽事被迫腰斬,大部份參加者(包括小弟)只及玩到賽程的首幾個控制點,所以也沒有甚麼好說了。

白組賽程(理論上最淺易)

啡組賽程(理論上最困難)

只是單從地圖上看,啡組的賽程雖然既長兼多上坡,不過技術難度不大,對定向發燒友來說,可能腰斬也是損失不大,反而白組對參與者來說,賽程似乎是難了些。

賽後精選
荔枝莊
在天空中留下足印
punctual hikers Blog

小弟GPS心率錶的軌跡記錄(終於有心機上載):


P.S. 是次地圖用的防水紙質地相當奇怪,當然它表面是防水的,但卻又會從內而向外濕,而且經歷數天也不會乾透,應該會是造面膜的好材料。此外,地圖上狀若烏龜的磁北箭咀也很有特色。

星期三, 2月 03, 2010

香港野外定向排名聯賽 第三站 (2010-01-31 西貢昂平)

由於自己越來越懶,加上已有不少blog友寫的比小弟的有趣,故此原先已決定不再在每次比賽後都寫「比賽後報導」,只是post賽程及分段時間便算。

不過是次賽事實在是近年其中一場話題之作,所以小弟也湊湊熱鬧,寫寫片言隻字。

是次賽事比較高級的賽程都須要換圖,以小弟參與的M21A組為例,先以長賽段為主,考驗運動員的路線選擇及消耗他們的體能,換圖後的賽程則大部份是短賽段,想是襯運動員疲憊時,轉而考驗他們的精細定向技術。

本來這個設計是有些心思,不過設計者卻犯了一些嚴重錯誤,令本來應該是有趣味的賽程,變成人人喊打的賽程︰

1. 最致命的問題當然是那兩段「無意義的long legs」控制點7-10以及控制點16-18﹐除了拉長了賽程的長度,以及考驗運動員平衡力之外,實在看不到有何用意或有趣之處。

2. 反而起點及終點的位置更為有趣,這亦是被人圍攻的問題。當然十多年前1996 APOC起終點位置也是一樣,問題是︰當時的起跑區的位置是設於起點北面約100米處(當時是空曠地,現時己變成白林),而不是像現時般起跑區及起點都是設在坳頂,讓大家未出發己經看到其他跑手的走向,以及出發後可以返回起點多次與其他朋友打招呼。

至於終點的位置,據小弟的記憶,當年賽員返回的走向,似乎與現時的不同。現在大部份賽員,都要在坳頂沿往馬鞍山村的小徑,下坡奔跑約500米返終點,只是沿路濕滑又遊人眾多,沒有撞倒其中一個真是上天保佑。

3. 至於千夫所指的163控制點,不知何故小弟經過兩次,都沒有多大困難就找到。不過既然那麼多朋友出現問題,緣何放置控制點的工作人員卻是沒發現問題?

4. 原昂平賽程有不少可玩的地區,是次地圖仍有繪畫,不過在比賽中沒有使用,如營地的東面,鹿巢山一帶等,不知賽會是否想「寶物沉龜底」,留待下次再搞時使用?

而賽事組織部份,已有不少朋友作出控訴,由於小弟較遲到達,部份情況沒有親歷其境,是故就省略不表了。不過有關搞手的心態問題,實在有太多可談,姑留待賽季後有閒情再探討。


Map 1


Map 2


分段時間

(特別想在此多謝在比賽途中,呼喚叫小弟加油的定向朋友,由於小弟已氣若游絲,再沒有力氣作熱烈的回應,實情小弟真是打從心裡感謝的)

賽後推介:

荔枝莊
在天空中留下足印 - 賽前篇 | 賽事篇
HKOC討論區有關討論

星期三, 1月 20, 2010

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2010 - 報章篇

近年戶外運動類籌款活動越搞越多(小弟去年亦曾做過一個小統計,可見此),事實上,今年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也與另一個相類活動「昂步棧道」出現撞期兼差些撞地點的盛況。由於小弟今年有參與前者,又路經後者的賽事中心,所以稍後會作出報導。

不過無國界野外定向總是秉承一個有趣的傳統,就是翌日總有消息出現在報章港聞版中,當然今年亦不例外,小弟只選了來自數張大報的剪報。


資料來源: 成報,2010年1月18日,A11版


資料來源: 東方日報,2010年1月18日,A19版


資料來源: 明報,2010年1月18日,A29版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2010年1月18日,A21版

星期三, 1月 13, 2010

野外定向全攻略 - in Sportsoho 2010 一月號

相信大家已留意到近一年來,市面上出現了一本新的運動雜誌Sportsoho(原來小弟之前也有介紹過,請見此),拙作亦十分榮幸,竟能出現作為今期內容的一部份。希望同時乘著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的氣勢,能為推動野外定向起「推波助瀾」的效果。


資料來源: Sportsoho 2010年1月號, pp.109

同場加映(連總會網頁亦未有詳情的)兒童分區公園定向錦標賽的資料:

資料來源: Sportsoho 2010年1月號, pp.127

註: 是次刊登的是現在有售的期數,敬請大家看完後有興趣者記得買一本,支持一下香港出版業。

星期二, 1月 12, 2010

色級野外定向比賽 (2010年1月10日,青衣)

不知道大家曾否聽過這首歌:

可知我情投入那種程度 在這崎嶇的旅途
而你不可感覺到
心傷痛 從來未徹底流露
但你口中心裡各一套
我知你仍然在找更好
而在那半夜裡 恬靜裡 即使看見預告
前面有著那各自各的路


相信如小弟般「70後」應該覺得似曾相識,沒錯,這首是鄭秀文的「為何又是這樣錯」。



為何小弟要來過「為何又是這樣錯」呢?事緣與是次比賽有兩項關連︰
  • 去年差不多時間是有一場色級賽也是同社協辦,也是在青衣舉行,加上去年教班數目很多,在青衣實習沒有廿次也有十八次,令小弟有了時光倒流一年的錯覺。雖說青衣交通便利(尤以如小弟般大嶼山島民來說),風景「勁」優美(有青馬橋加汀九橋明媚風光),不過既然周瘦娜攬枕見多了也會厭,小弟一年觀賞如此風光數十次,始終會抱怨一番;
  • 最近比賽不知何故總是心神恍惚,多次出現明明要去N號控制點,在跑在跑忽然以為自己要去N+1號控制點的錯誤,除了抱怨自己的疏忽外,小弟也暗暗懷疑是否正與前校長患上同一種病。
於是,一個近年最短、最簡單、最偷工減料的「比賽後報導」就完成了。當然,大家亦不妨看看小弟去年的報導


賽事最值得提的,就是出現一批穿著耀眼的小朋友參賽者

(不過最後仍要強調,小弟只是想以歌名的頭六個字代表這次的心情,始終談不上是「錯」,畢竟對工作人員及初學者來說,青衣是個很吸引的賽區,而且這次賽事亦為教練們帶來一張更新了的青衣定向圖)


小弟當然亦藉此機會賣賣廣吿


是次分段時間並不準確,因當中夾雜了些「吹水(閒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