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定向界鬧得最熱烘烘的,應該是關於HKOC的地圖版權糾紛(有關討論可見此及見此)。有關情形暫且不評論(畢竟小弟亦是當事人之一),不過在討論中的一些意見,卻令我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能令到心如止水的小弟都會有感而發的,就是長期縈迴在不少定向人的心,這次又有人提出的想法:「為了整個定向界利益,部分定向會或人的利益可以犧牲。」

先撇除誰人可定義「整個定向界利益」的問題,說到這個偉大的思想,其實恰如中國大陸多年前提出的「雷峰精神」,或者是在電影「墨攻」中革離(劉德華角色)的心態。然而,首先要說的是,無論雷峰或革離,都只是願意犧牲自己,但從無要求他人去犧牲。在政治學中,不但不用說以「利己主義」為前提的資本主義,即使小弟粗有研究的共產主義 (其實只是在大學中修過一個課程),也從無發現馬克思等人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說法,換言之,我個人就想不到這個想法,在現實上有甚麼可立足之處。
當然,我不會懷疑有這種心態的定向人的動機,因為他們其實都是雷峰或革離。單看我們總會的執委會,成員都是無收入的,付出勞力努力,但每個決定都是有彈無讚的。而不少工作人員和教練,都是犧牲自己私人甚至工作時間,為野外定向愛好者服務,換來的只是微薄得可恥(套李卓人語)的津貼。我不敢說他們全都基於高尚的情操,但肯定不是「寧人負我莫我負人」的小人思想。

現時定向界已經陷入了一個怪圈,我姑稱之為「四無」,就是搞手「無回報、無問責」,而玩者「無期望、無感恩」。正如某人所說,他作為比賽的搞手,勞心勞力的為大家搞場賽事,結局卻只是得到人家的指責,的確是很委屈。但老實說,大家都是公餘時花時間搞比賽,掛一漏萬的情況常有出現(正如控制點放錯位置的問題,十幾年來都未完全解決),水平不及其他具專業水平賽事(如毅行者、渣打馬拉松)之餘亦肯定有參差,但參加者卻是同一班人,加上某人本身已抱著「勞心勞力為大家」的心態,遇到不如意或投訴時要好聲好氣都難。於是參與者不滿意,搞手又不滿意的情況就不難解釋了。

在我定向頭十年的生涯中,聽得最多的一個字是「commitment(獻身)」。前輩常常說,我們亦以此訓導後輩。然而不少人最後都是離開了定向界,或者變成單純的參與者。結局是:小部份仍然堅持的就心存憤恨,大部份人不是心灰意冷,就是寧願隔岸觀火。我相信,當談婚論嫁尚且要先置業時,大家對野外定向的愛也會有一個底線,自己無條件去愛當然是偉大,但要強迫他人也是一樣,會否淪為「痴漢思想」(自創名詞)呢?
為保清白,我想在最後強調一下,熟悉小弟的朋友,應該知道我也曾是雷峰或革離,但我卻反對人家當我是,或者強迫我去當偉大的犧牲者,正如小弟常常幫忙教一些沒有收入的訓練班,但對於付得起的團體,也會問心無愧地收足教練費。「我願意慷慨就義,但請不要強迫我去犧牲」,我想,這是很一部分的定向會及人的心聲。
3 則留言:
我願意為定向付出,不過並非願意犧牲一切,包括規舉、守則。香港的定向地圖有一套註冊制度,若為了提高地圖質素而去強行佔有其他定向會的地圖,則扼殺了本土的製圖工作、人員、他們的心血。事件已經變得異常複雜,可能真的需要總會檢討我們的地圖註冊制度,不過得出來的結果可能更為無奈。香港的定向是否已經走進了死胡同?
ps:當眼見一種叫活木球的運動都可以成為大專盃項目,定向「爭取」過嗎?(即時反應是OA食X架,*&$(@*&(#@&!有冇搞錯!)總會究竟對定向這項目做過多少功夫呢?
我想情況是這樣:
定向人 - 希望總會要做這樣,要做那樣
總會 - 你們這麼有心,為甚麼不自己先做?
但很不幸的是,其實定向有很多先行者,但似乎最後總會並沒有足夠的支援。
其實總會是有資源的(當見到總會再多聘請一位職員時,我相信野外定向在政府的心目中,也是個值得發展的項目),但真缺乏有魄力的人。
"總會 - 你們這麼有心,為甚麼不自己先做?"
做得到做得好, 佢地又唔抵得. 怪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