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於五月初舉行了香港有史來第一次百米定向賽,在此不妨一談這個特別的比賽格式。
長久以來野外定向在推展上,都有一個最重要的阻礙,就是觀賞性極低。相信除了定向人本身,不會有人願意觀賞野外定向。這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野外定向的競技場是廣闊的野外,觀眾無法在現場或電視機前看到運動員的表現;第二,是更根本的問題,就是現時主流的點對點式定向,是採用間隔出發制的,換言之,與其他運動項目截然不同,並不是先返抵終點的運動員就是勝出。一般情況下,在最後出發的運動員返來之前,都是無人知道誰是勝出,可能是比賽舉行後幾小時後的事情了。
試想想,當運動員完成賽事後,都不能確定自己是否勝出;當歡樂小姐把彩帶拉起,觀眾為衝線的運動員歡呼後,才發現優勝的運動員其實還在比賽中,這是多麼的令人難以理解?!
百米定向正是恰恰同時解決兩個問題的格式。首先,它的賽區很小(即100米x100米),往往一目了然,觀眾可以很容易看到運動員的一舉一動,甚至電視轉播亦變得可能;其次,百米定向是採用集體出發制,一般是4至8名運動員同時出發,如果人數夠多的話,就採用淘汰賽方式。
當然正常定向人都會想到,集體出發制下,運動員豈不是可以互相跟隨?百米定向採用的解決方法,是每個運動員的賽程,是與其他的有些微差別。這十分考驗賽程設計者的功力,因為要觀眾看到運動員的進度,又要確保賽事盡量公平,是很不容易的,在上次香港的百米定向,算是十分成功的例子。
作為一個推廣野外定向的活動,百米定向的確有其吸引之處︰觀賞方便,規則易明,而且開展容易,實在一個球場內,放幾件家私,都可以搞個百米定向賽。不過,如果作為正式比賽項目(今年全國體育大會,相信是首個將百米定向正規化的體育盛事),其實個人覺得是有點那個。這個不單是百米定向並不能全面考驗地圖閱讀技術︰由於賽區細小,比賽地形多數極為簡單,對很多定向人來說,事實上利用一張只有控制點的位置也可進行,而且路線選擇的原素亦極少。不過,更重要是,百米定向其實缺乏了體育運動一個最重要的原素︰公平。這是很易理解的,既然每個對賽的運動員賽程都不一樣,又如何確保大家的對決是公平呢?而且對很多定向人來說,它對體能、地圖閱讀、指南針使用的考驗完素太低,比賽往往成為控制點選擇題。
這實在反映了野外定向運動在推廣上的兩難處境。若果我們留意一下野外定向歷史,其實在近20年野外定向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最顯著的情況,就是多了很多新的格式湧現,包括正式比賽項目長中短途格式的確立,非正式格式的出現如百米定向、微型定向(Micro-O)等。明顯地野外定向界已經明白,我們的發展以至生存,有賴新的完素,去吸引更多參加者、觀眾以及贊助者。問題就在,新的格式是否會摒棄了野外定向本身的完素?比如,眾所周知長途賽以及短途賽,已經是非常不同。而且太多新元素,會否對現時的精英運動員不利?這是十分值得深思的。
星期六, 6月 03, 2006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