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一早已經放棄了「比賽後報導」,事實上亦可以預告今季會「減跑」,休息一下,順道為另一個工作做些準備工作。
於是,本來已報了五場,跑了其中三場的Y2Y黃昏公園定向巡迴賽,小弟決定一次過把它寫完好了。
HKOC及Y2Y近數年間,已在定向歇暑期間搞過多年巡迴賽,不過公園定向巡迴賽就是第一次,實情是,這次也應是公園定向聯賽的第一次,雖則說在n年前總會已經有提出過搞公園定向聯賽,不過以總會的官僚以及眾定向人(包括小弟等)的保守,這類嶄新的概念,也只有借年青人才能搞出來。
我們常常抱怨政府部門的官僚,但起碼康文署及公園管理當局,對定向也算是支持的(不過之後是否仍如此就不得而知了),也許當中阻力,反而是來自我們自己。
第三場 - 摩士公園
當初有短距離賽以及公園定向的概念,應該是有以下理念︰
1. 公園人工地徵多,小徑網複雜,可以考驗運動員的快速閱圖能力;
2. 公園接近市區,能吸引一些家庭單位,或者較不愛運動的朋友參與;
3. 公園接近遊人,更容易向公眾展示定向運動;
若果從1, 2點來說,這個系列大致上是成功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賽會的宣傳工夫是做得不錯,小弟在不少雜誌中見過它的消息,舊雨新知在賽事中也是見到不少,不過第3點來說,實在仍是不足,事實上這次比賽,還是與我們平常的比賽一樣,套用某(非定向界)朋友的說法,是有些「地攤味」- 即是說場面混亂,只會見到一班人在席地而坐,另一班人在劃著線的地上排隊,第三班人就拿著東西周圍跑,旁人不會得悉我們在搞甚麼。
當然年青人搞,還是有些新意,比如行李保管服務(但明明在其他賽事是必會有的 ,我之前也常因背包的安全問題而被太座「哦」),Facebook投票選紀念T恤設計等。而以賽事組織來說,本來大致是正常的,只是不能不提第三場(摩士公園)因為「某些」緣故,延誤了超過一個小時,最後要草草收場的事件。事實上小弟有多位朋友是等得不耐煩,而最後與賽會sayonara。老實說,這場賽事的場面,是小弟遇過最糟糕的一場( 比起HKOC 的更為 ),好死不死的,那場應是眼見最多新人玩的一場,於是,餘下兩場賽事的人丁,又好像單薄了些,不知是否被嚇怕了。
第四場 - 荃灣公園
我想香港的公園是有很多制約,只是還是夢想著,若果我們在公園的比賽,能有如Action Asia或昂步棧道在東薈城的場面,已經是很令人振奮了。或者退而求其次,令在賽事中心裡放些展板或者易拉架,找個好的位置放些單張,讓其他遊人也知道在發生甚麼事,應該也會比現在好一些。
越提越多,當然自己只是站在高地上批評,作為玩家only,其實對賽程是滿意的,實在公園定向對大家還是很新鮮,玩起來是很大壓迫感和很刺激。但做人得一想二,自然希望比賽搞得像Park World Tour一樣,那麼跑起上來應會更過癮,只是當見到Park World Tour近年也是無聲無息地消失時,又實在不忍再苛求。何況當連週年錦標賽的場面也是不外如是時,這些自負盈虧的賽事是更為可貴。
第五場 - 京士柏公園
我想,每一個冷門項目,都在嘗試著跳出舊的框框, 索尋找新的思維和賣點。實在Y2Y在定向界已是先進,只是以外人的角度,仍嫌有所不足而已。希望Y2Y以及其他定向新進,能為定向界帶來更多新的想法,作為舊人的我們,則是要擔任平衡及扶助的作用,多些支持﹐少些冷水,這樣定向運動才會有發展的可能。
(上至下)第一站(荔枝角公園),第二站(九龍公園),第四站(荃灣公園)及第五站(京士柏公園)地圖(第三站小弟沒有玩,所以沒有地圖),某程度反映了賽事組織者的情況 - 第一二站地圖採用友會地圖改編,清楚標示了賽事系列名稱,贊助商及印刷商的商標,而第四五站的排版則清簡得多。而這次比賽對象是初玩定向朋友,若能在地圖中加上圖例,應該會「user-friendly」不少。
星期一, 11月 08, 2010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